学习适应量表(增订版)在上海地区的修订与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4 14:06
本文关键词:学习适应量表(增订版)在上海地区的修订与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学习适应量表(增订版)是一套可以快速、便捷、有效地了解学生学习适 应性的测验工具,被试是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学生,主要测量学生的学习 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环境和身心适应等。本研究旨在修订一个这 个在台湾地区使用广泛的优良的学习适应性量表,并使其能直接运用于上海地 区的教育实践。 本论文共有四个部分,在论文的第一部分,作者首先对适应、适应性以及 学习适应性等概念作简单梳理,并对我国学习适应性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第 二部分是对学习适应量表(增订版)的修订,主要包括学习适应量表(上海版) 初稿的形成,第一次试测结果的汇报,第二次试测结果的汇报,以及学习适应 量表(上海版)在心理测量学上的各项指标。这次修订没有改动学习适应量表 (增订版)的测验结构,只是根据试测项目分析结果对部分测题及其它方面进 行了修改或改进,进而制定了学习适应量表(上海版)的上海市区参考性常模。 在第三部分中,作者具体分析了学习适应量表(上海版)的应用研究。主要包 括性别、年级、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完整性、学校类型等对学 生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在第四部分中,作者介绍了本论文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并提出了对本研究的进一步设想。此外,根据学习适应量表(上海版)的被试 中心解释模式对一名学生进行了个案分析,主要是对其测验结果的被试中心解 释模式的实例分析。此次应用研究不仅为学习适应量表(上海版)良好的信度、 效度提供了依据,表明了量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更重要的是为上海市中小学 生提供了一套快速而有效的、用于鉴定学习适应性的测验工具,以补偿我国现 有同类测验量表的不足。同时也为把学习适应量表(增订版)推广到祖国大陆 地区跨出了关键一步,为海峡两岸在心理与教育测验领域中的携手合作奠定了 基础。
【关键词】:适应性 学习适应性 学习适应量表(增订版) 修订 学习适应量表(上海版) 应用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449
【目录】:
- 第一部分 研究概述10-18
- 1. 问题的提出10-17
- 1. 1 对适应、适应性和学习适应性概念解释10-11
- 1. 2 学习适应性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11-12
- 1. 3 我国中小学学习适应性的研究现状12-13
- 1. 4 学习适应性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及其不足之处13-15
- 1. 5 学习适应量表(增订版)是一套优秀的研究工具15-17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17-18
- 第二部分 学习适应量表(增订版)的修订18-30
- 1. 学习适应量表(上海版)初稿形成18
- 2. 学习适应量表(上海版)第一次试测及结果分析18-22
- 3. 学习适应量表(上海版)第二次试测及结果分析22-25
- 4. 学习适应量表(上海版)第三次试测和上海市常模的制订25-26
- 5. 学习适应量表(上海版)的心理测量学指标检验26-28
- 5. 1 测题的项目分析26
- 5. 2 信度检验:内在一致性系数26-27
- 5. 3 效度检验:验证性因素分析,,与学业成绩的相关27-28
- 6. 量表结果解释28-30
- 第三部分 学习适应量表(上海版)的应用研究30-40
- 1. 上海市中小学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总体分析30-31
- 2. 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的探讨31-40
- 2. 1 性别与年级对学习适应性的影响31-34
- 2. 2 父母文化程度对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影响34-36
- 2. 3 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影响36-37
- 2. 4 家庭完整性对学习适应性的影响37-38
- 2. 5 学校类型对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影响38-40
- 第四部分 总结与展望40-43
- 1.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40-41
- 1. 1 学习适应量表(上海版)的特色40
- 1. 2 学习适应量表(上海版)在上海地区的应用研究40-41
- 2.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41-42
- 2. 1 学习适应量表(上海版)有待在应用中作进一步完善42
- 2. 2 学习适应量表(上海版)结果解释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42
- 2. 3 制定全国常模42
- 3. 结束语42-43
- 附录一 学习适应量表(上海版)初稿与原量表修改测题对照43-44
- 附录二 第一次试测中各测题的平均数、标准差、通俗性水平和鉴别力分析44-46
- 附录三 学习适应量表(上海版)第一稿修改测题与初稿测题对照表46-47
- 附录四 第二次试测中各测题的平均数、标准差、通俗性水平和鉴别力分析47-49
- 附录五 第三次试测中各测题的平均数、标准差、通俗性水平和鉴别力分析49-51
- 附录六 学习适应量表(上海版)上海市区参考性常模51-56
- 附录七 第三次试测五个分量表和分测验在在全量表上的因素负荷56-57
- 附录八 学习适应量表(上海版)的团体解释57-58
- 附录九 学习适应量表(上海版)第三稿(举例)58-59
- 参考文献59-61
- 后记61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温暖;初中生升学指导系统的初步研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帅奇;初中生学习适应性与学业自我概念的关系及其教育启示[D];河南大学;2011年
2 严优琴;初中生学习习惯量表的编制及相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亚丽;幼小衔接视角下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现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屈型杰;小学生学习态度测验的初步编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蒋洁;青少年归因风格、学业自我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6 朱文佳;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新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莉;小学初中衔接阶段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结构、发展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8 涂芳;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适应性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林静;初中生学校内焦虑问卷的初步修订与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唐德忠;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学习适应量表(增订版)在上海地区的修订与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5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265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