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论文 >

西安地区硕士研究生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对其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4 17:03

  本文关键词:西安地区硕士研究生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对其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精神生活,重视自己的生活质量,而这一现象对心理学研究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研究者开始倾向于关注人们的积极心理状态,其研究也不再局限于焦虑、抑郁等消极心理状态,而是对主观幸福感等积极心理状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所谓主观幸福感指的是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目前的研究已经涉及到人们对幸福的看法、人们对幸福的追求方式以及影响人们获得幸福感的因素等领域。 研究生教育是继本科教育之后的高层次教育,是高层次教育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教育制度。它也是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造国家创新体系,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点。近年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人数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考研”已成为社会上的一个热点现象,研究生群体的现状、发展趋势、整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研究生在择业、婚姻、生活等方面所面临的竞争和冲击越来越大,使得他们产生困惑、迷茫以及不同程度的心理冲突,容易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然而相对于大学生和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言,目前关于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部分还存在很大的不足,,这必然会对研究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研究选取研究生这一特殊群体,采用调查问卷法调查,选取西安地区四所大学的在读研究生共425人,其中男生208人,女生217人,问卷回收率达到了92%。目的在于探讨作为高层次知识分子的研究生,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状况到底有着什么样的评估,进而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围绕心理健康主题而展开对其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应付方式,及这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研究生在生活满意度上存在性别差异,且女性研究生高于男性研究生,但未发现他们在情感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各个年级的研究生则在主观幸福感的三个维度上均表现出有显著差异,且一年级与三年级之间的差异更大一些;学科之 间的显著差异仅体现在积极情感上,但文科研究生在各个维度的得分上均有高于 理科和工科研究生的倾向; 2.应付方式和社会支持不仅分别对主观幸福感及其各个维度有影响,而且它 们之间也存在广泛的相关,共同作用于主观幸福感;并且应付方式中的求助因子 和社会支持中的对支持的利用度因子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得分均高于男生, 这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一致; 3.心理健康状况和主观幸福感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而且不同心理健康 水平的个体主观幸福感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心理健康中的 抑郁因子对主观幸福感各个维度的变异均有一定的预测性,偏执、敌对等因子也 有消极作用; 4.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性别差异;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 恐怖等因子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在躯体化、焦虑、抑郁因子上存在显著的学 科差异。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几条建议以供参考: 1.培养研究生积极向上的幸福观、价值观和专业认识; 2.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4.构筑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5.加强体育锻炼。
【关键词】:研究生 主观幸福感 社会支持 应付方式 心理健康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B844.2
【目录】:
  • 引言7-8
  • 一、 研究综述8-22
  • (一)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8-11
  • (二) 主观幸福感的评估11-13
  • (三) 主观幸福感的发展概况13-17
  • (四)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趋势17-18
  • (五) 主观幸福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8-19
  • (六) 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19-22
  • 二、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22-23
  • 三、 研究方法23-25
  • (一) 研究对象23
  • (二) 研究工具23-25
  • (三) 研究程序25
  • 四、 研究结果25-39
  • (一) 研究生总体主观幸福感的研究25-28
  • (二) 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28-36
  • (三) 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36-39
  • 五、 讨论分析39-49
  • 六、 结论与建议49-53
  • 总结53-54
  • 参考文献54-59
  • 附件59-67
  • 致谢67-68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8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抗;张英彦;;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孤独感的中介作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2 陈抗;张英彦;;大学生孤独感对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中介效应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3 赵延庆;陈青萍;;师范本科生的生活满意度、幸福感及保护性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9期

4 陈抗;;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陈抗;张英彦;;安徽省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曾莉;廖凤林;;高中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S4期

7 江燕;;时间管理倾向在工作-家庭冲突对主观幸福感影响中的作用研究[J];新余高专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史卉;何瑾;樊富珉;;清华大学研究生压力和主观幸福感调查报告[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玲玲;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翁小霞;研究生自卑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施要威;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活的弗洛姆式解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薛敏;硕士研究生的自我和谐与人际信任、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淑媛;高中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玲;高中生自尊、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吕薇;高职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万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大学;2006年

9 钱宇凤;女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10 李恒;大学生、研究生压力、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西安地区硕士研究生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对其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58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2658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1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