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本文关键词: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公认的社会焦点,而主观幸福感又是反映个体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心理指标。当前中国提出建立和谐社会,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如何促进大学生群体与整个社会的融合和谐,这就要求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采取措施帮助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问题,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为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为了提高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更好地维护其心理健康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并制定系统、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本研究对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本研究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自尊量表以及助人任务测量对上海、河南两地28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贫困大学生142名,非贫困大学生140名,并作了对照研究。为了补充和完善问卷调查,本研究采用了访谈研究,从上海各高校随机选取了3名贫困大学生进行个案访谈,,进行信息的收集。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以及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各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状况;2、贫困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自尊基本状况;3、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社会支持、自尊的关系;4、贫困大学生诸影响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机制;5、大学生助人行为状况。研究结果表明: 1、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各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不显著。 2、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获得情况总体明显低于非贫困大学生。男、女贫困大学生在支持利用度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女贫困大学生的支持利用度要高于男贫困大学生;来自城市与农村的贫困生的社会支持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贫困大学生支持总分以及主观支持两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 3、贫困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明显低于非贫困大学生。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人格 社会支持 自尊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844.2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2-27
- 1 主观幸福感研究概述12-24
- 2 有关贫困大学生群体的相关研究24-27
- 第二章 研究构想27-32
- 2.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27-28
- 2.2 研究假设28-29
- 2.3 研究对象29
- 2.4 研究工具29-32
- 第三章 研究结果32-53
- 3.1 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结果32-34
- 3.2 贫困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自尊诸因素研究结果34-39
- 3.3 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社会支持、自尊的相关分析结果39-42
- 3.4 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诸影响因素作用机制探讨42-47
- 3.5 大学生助人行为研究结果47-51
- 3.6 小结51-53
- 第四章 案例研究53-59
- 4.1 个案一:我要幸福53-55
- 4.2 个案二:我情愿不要这样的资助55-56
- 4.3 个案三:学习就是幸福56-57
- 4.4 案例分析57-59
-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59-72
- 5.1 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情况分析59-60
- 5.2 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60-65
- 5.3 贫困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自尊及其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65-67
- 5.4 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探讨67-69
- 5.5 大学生助人水平的总体情况分析69-72
- 第六章 结论72-76
-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72-73
- 6.2 建议73-75
- 6.3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75-76
- 附录76-82
- 参考文献82-86
- 后记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媛琳;;学生主观幸福感差异的比较研究[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2 张秀梅;;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究[J];大众文艺;2011年16期
3 寸晓红;李宁;;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及干预调查[J];今日民族;2011年04期
4 无言;;幸福指数中的创新虚与实[J];创新科技;2011年06期
5 叶艳晖;;贫困大学生的不良心理及教育对策[J];大众心理学;2004年01期
6 陈卫星;冯燕;;对构筑贫困大学生资助长效机制的探索[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7 陈勇;;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表现、原因及对策[J];群文天地;2011年10期
8 常文慧;;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1年12期
9 王玉杰;;贫困大学生的自尊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年26期
10 丁建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勇敏;;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社会因素分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郑小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接纳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王玲;;潍坊市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状况调查[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4 朱伟;陈国法;王催春;;大学生依恋、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王东宇;;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及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李福军;施昕强;王平;;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的关系[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进;;主观幸福感概念、测量及其与工作效能变量的关系[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耿勇;孔燕;陈利;;戒毒所护士主观幸福感、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刘英;董强;杨清波;张文林;刘阳;;368名卫生离退休卫生人员主观幸福感调查[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梅江英;刘文;李艳;;大学生性别角色态度与主观幸福感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所研究员 杨宜音;人的主观幸福感从何而来[N];北京科技报;2005年
2 焦玉文;每年10亿元资助贫困大学生[N];光明日报;2005年
3 记者 陈彩虹 见习记者 段麟国;让每一个贫困大学生都美梦成真[N];甘肃经济日报;2005年
4 陈建才、蔡丽蓉;万载贫困大学生无一失学[N];江西日报;2003年
5 赖侃 张清;来自我市在校贫困大学生的报告[N];乐山日报;2005年
6 记者 江彦博;陕西让每个贫困大学生都不失学[N];农民日报;2003年
7 记者 李刚;动员社会力量资助贫困大学生[N];宁夏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郭德峰 成雄;爱心照亮求学路[N];天水日报;2005年
9 宗闻;高学历高收入年轻女性主观幸福感最低[N];消费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杨天闻;长信集团百万元资助百名贫困大学生[N];山西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米健;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经济学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3 邢占军;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作松;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兴贵;青少年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曹大宇;我国居民收入与幸福感关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张静;当代大学生儒道传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王曲元;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生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黎琳;大学生的社会比较与情绪健康[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媛媛;贫困大学生价值观、自尊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张玲;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徐迎利;贫困大学生的复原力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王宁;知识型员工主观幸福感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田振敏;白领青年的社会资本现状及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谭海燕;老年人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比较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7 赵秧;辽沈地区信众宗教信仰现状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高倩;乡村旅游地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董凤洁;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10 喻永婷;陕西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57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05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