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论文 >

心智觉知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效果

发布时间:2017-04-14 15:16

  本文关键词:心智觉知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效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目前,在国内,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而相比之下,关于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干预的科学研究就比较少。因此,还是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索适合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越来越多的西方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等研究者们关注一项源于佛教的冥想训练——以心智觉知为基础的训练方法。相关的实证研究证明:心智觉知训练可以增加心智觉知度,并且有效地降低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增进心理健康。 本研究探讨心智觉知训练对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得出以下的主要结论: 第一,心智觉知五因素量表的中文版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数据较好地拟合了该量表的英文版模型;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比较理想,效标效度比较理想。 第二,在本研究中,八周的心智觉知训练,有效地提高参与者的心智觉知度,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积极情绪,有效降低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并且在训练结束后的三个月的追踪期效果得到了维持。 第三,该研究初次结合对抑郁情绪产生的大脑神经机制的理解来制定针对改善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心智觉知团体训练方案,该方案可以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抑郁情绪,而且八周后的三个月的追踪期中效果得到了有效地维持。 第四,随着八周练习时间的推进,大学生参与者们总体上在效果评估量表上的症状困扰、社交角色绩效、人际关系得分和整体的生活质量上有显著改善。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抑郁 情绪调节 心智觉知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8
  • 表目录8
  • 图目录8-9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9-30
  • 1 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相关干预研究9-16
  • 1.1 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9-12
  • 1.2 针对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干预研究12-16
  • 2 以心智觉知为基础的各种干预(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及相关研究16-22
  • 2.1 心智觉知的定义17
  • 2.2 心智觉知为基础的相关干预研究概述17-21
  • 2.3 心智觉知训练的机制21-22
  • 3 测量心智觉知的工具22-25
  • 3.1 弗莱堡觉知量表(Freiburg Mindfulness Inventory,FMI)22
  • 3.2 心智觉知注意觉知量表(Mindfulness Attention Awareness,MAAS)22-23
  • 3.3 多伦多心智觉知量表(Toronto Mindfulness Scale,TMS)23
  • 3.4 心智觉知认知与情绪量表-修订版(Cognitive and Affective Mindfulness Scale-Revised,CAMS-R)23-24
  • 3.5 肯塔基州觉知量表(Kentucky Inventory of Mindfulness Skills,KIMS)24
  • 3.6 五因素心智觉知度量表(Five Facet Mindfulness Questionnaire,FFMQ)24-25
  • 4 国外关于心智觉知训练对大学生群体的实证研究25-27
  • 5 结合心智觉知的元素与抑郁情绪的神经生理机制的理解,发展抗抑郁的团体训练27-30
  • 5.1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与抑郁的相关性27
  • 5.2 抑郁的脑机制27-29
  • 5.3 激活HPA轴的和降低抑郁的有效训练方法29
  • 5.4 心智觉知训练中对于想法与情绪的处理方式29-30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研究假设与目的30-33
  • 1 现有研究存在问题30-31
  • 2 研究目的31-32
  • 2.1 研究目的31-32
  • 2.2 研究假设32
  • 3 研究意义32-33
  •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33-62
  • 研究一 心智觉知五因素量表中文版的修订33-39
  • 1 研究目的33
  • 2 研究方法33-36
  • 2.1 被试33
  • 2.2 研究工具33-35
  • 2.3 研究程序35-36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36-38
  • 3.1 项目与总分的相关36
  • 3.2 问卷的信度分析36-37
  • 3.3 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37
  • 3.4 问卷的效标效度分析37-38
  • 4 讨论38-39
  • 研究二 心智觉知训练在大学生群体应用初探39-48
  • 1 研究目的39-40
  • 2 研究方法40-42
  • 2.1 被试40
  • 2.2 研究程序与设计40
  • 2.3 心智觉知训练的干预40-41
  • 2.4 量表41-42
  • 3 结果42-46
  • 3.1 出勤率42
  • 3.2 结果分析42-46
  • 4 讨论46-48
  • 研究三 心智觉知训练对大学生中的情绪调节实验研究48-54
  • 1 研究目的48
  • 2 研究方法48-50
  • 2.1 被试48
  • 2.2 研究程序与设计48-49
  • 2.3 心智觉知训练的干预49
  • 2.4 量表49-50
  • 3 结果50-53
  • 3.1 出勤率50
  • 3.2 结果分析50-53
  • 4 讨论53-54
  • 研究四 心智觉知训练抗抑郁训练对大学生抑郁情绪调节的干预研究54-62
  • 1 研究目的55
  • 2 研究方法55-57
  • 2.1 被试55-56
  • 2.2 研究工具和评测56
  • 2.3 研究程序与设计56
  • 2.4 心智觉知抗抑郁四步训练的干预56-57
  • 3 结果57-62
  • 3.1 出勤率57-58
  • 3.2 被试总体的统计分析58-60
  • 3.3 被试个体的前测、后测和追踪的比较分析60-61
  • 3.4 被试个体主观报告61-62
  • 4 讨论62
  • 第四部分 研究不足与展望62-63
  •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63-64
  • 参考文献64-79
  • 附录79-81
  • 致谢81-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崇德;积极而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李文利,钱铭怡;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中国大学生常模修订[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3 蔡伟雄,杨德森;应激与海马[J];法医学杂志;2002年01期

4 高海燕,门伯媛,殷妍,师会芳,肖敏逍,徐明章,翁小融;某高校大学生抑郁状况调查[J];疾病控制杂志;2005年03期

5 王玲,路仕容;大学生自杀态度、抑郁水平和自杀意念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6期

6 张海燕;吴文菊;李焰;;当事人中心团体咨询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7期

7 裴利华;;人际关系团体咨询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干预探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4期

8 周文霞;李显文;何贤晨;尹奕清;;运用团体心理咨询方法改善大学生抑郁情绪的调查研究[J];卫生研究;2007年04期

9 蒋玉翠;罗桂莲;唐启清;;5319例大学生SCL-90量表检测结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6年06期

10 马强,王静,刘洪涛,晁福寰;体力运动减缓慢性应激对海马的损伤作用[J];生理学报;2002年05期


  本文关键词:心智觉知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效果,,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62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062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e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