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论文 >

中学生道德认识能力及其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6 13:35
  道德认识能力既是一种道德能力,又是一种认识能力,是其他道德能力形成的基础,是个体道德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不断变革与飞速发展的全面转型中,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深刻变革,深深影响着社会中人们的道德。道德价值及其评价标准多元化、道德相对主义,使一些中学生陷入道德困惑与道德冲突。培养与发展中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让中学生有能力自主认知、理解、判断纷繁复杂的道德现象,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且日益紧迫。本研究通过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系统对道德认识能力的含义、分类、形成过程、影响因素、价值功能、培养途径等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在理论上有助于丰富道德教育的研究内容,深化对道德能力的研究;另一方面,在实践上有助于促进德育改革,提高中学生个体道德水平,提高德育效果。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道德认识能力进行一般理论探析,界定道德认识能力的含义,分析中学生道德认识能力的特征,对道德认识能力进行细致分类,着重探讨中学生道德认识能力的形成过程,最后阐释道德认识能力的价值。道德认识能力是“道德主体通过体认、学习、探究、实践、反思等途径形成道德观念...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 道德认识能力的一般理论探析
    (一) 道德认识能力的含义
    (二) 中学生道德认识能力的特征
        1. 思维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2.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
        3. 稳定性与可变性相统一
    (三) 道德认识能力的构成要素
    (四) 中学生道德认识能力的形成过程
        1. 中学生道德认识能力发展过程分析
        2. 中学生道德认识能力影响要素分析
    (五) 道德认识能力的价值
        1. 道德能力诸要素形成的基础
        2. 中学生个体道德发展的前提
二、 加强中学生道德认识能力培养的现实必要性
    (一) 国际共识——培养道德认识能力成为道德教育共识
    (二) 社会背景——社会现实吁求培养中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
    (三) 我国德育现状——中学道德教育现实呼唤培养道德认识能力
        1. 纠偏对知性德育的认识
        2. 纠正生活德育实施的偏差
三、 中学生道德认识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 在积极思维和探究中形成和发展中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
        1. 合理安排德育内容,激发中学生道德认识动机
        2. 引导中学生积极思维,为道德认识能力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 转变学习方式,引导中学生在探究中发展道德认知能力
    (二) 在对话与讨论中形成和发展中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
        1. 民主对话增进中学生道德理解与评价能力
        2. 道德讨论提高中学生道德理解与评价能力
        3. 民主对话与道德讨论的原则
    (三) 在解决道德问题中形成和发展中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
        1. 设置虚拟情境,发展中学生道德推理与构想能力
        2. 解决真实问题,提升中学生道德认识能力
    (四) 在生活与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中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
        1. 立足真实生活,积极进行道德体验
        2. 整合生活资源,准确寻找切入点
        3. 将生活世界教育与科学世界教育有机结合
    (五) 在道德反思与省察中形成和发展中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
        1. 发挥中学生自主性与能动性发展道德反思能力
        2. 通过中学生道德反思与省察提升道德认识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道德认知理论:道德教育不可缺失的理论依据[J]. 王琰.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0(03)
[2]继承与超越:道德认知发展研究的演变[J]. 任强,郑信军,胡瑜.  心理研究. 2008(05)
[3]大学生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问题研究[J]. 苏旭.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11)
[4]对大学生道德认知特点的探索[J]. 顾春雨.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5)
[5]论自省[J]. 王海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5)
[6]论大学生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J]. 蔡勤.  文教资料. 2006(15)
[7]论道德能力的构成要素[J]. 蔡志良.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5(04)
[8]真实的道德冲突与学生的道德成长[J]. 傅维利.  教育研究. 2005(03)
[9]论道德认知[J]. 窦炎国.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
[10]从皮亚杰到柯尔伯格——兼论道德认知理论的哲学问题[J]. 刘李伟.  伦理学研究. 2004(04)

硕士论文
[1]生活德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D]. 王佳莹.长春理工大学 2010
[2]论逻辑思维方法与非逻辑思维方法的关系[D]. 王全忠.吉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33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233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d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