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及其与人际压力、人际压力应对策略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8 15:04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及其与人际压力、人际压力应对策略关系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对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人际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的研究,是青少年人际交往教育领域和压力及压力应对理论中的一项新的研究课题。目前,国内外对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而对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人际压力、人际压力应对策略三者关系的研究更为缺乏。对人际交往效能感与人际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的研究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要求。它有助于青少年调控人际压力,拓展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应用,同时有助于人际压力应对心理机制的研究。 本研究遵循“理论分析—研制工具—实际测量—研究特点及关系”的研究思路,在已有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基础上,编制了“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问卷”,,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探讨了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结构,并探索了其发展特点。同时在此基础上运用已有的中学生人际压力及人际压力应对策略问卷研究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不同人际交往效能感组别的中学生在人际压力、人际压力应对策略上的差异及三者间的关系结构模型,提出人际交往效能感在人际压力与人际压力应对策略之间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结构主要由信任感、自信心、情绪调节效能、主动性组成。本研究编制的“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问卷”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分析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 2.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效能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家庭来源差异、父母教养方式差异。年级差异表现为从初一至初三个体的人际交往效能感呈下降趋势,初二是一个关键期;从高一到高三则呈现出随年级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高一是个关键期。家庭来源差异表现为来自城市的学生其人际交往效能感好于来自农村的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差异表现为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分别好于专制型、放任型。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学校性质差异。
【关键词】:中学生 人际交往效能感 人际压力 人际压力应对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844.2
【目录】:
- Ⅰ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9-20
- 1 问题提出9-11
- 1.1 提出背景9-10
- 1.2 研究意义10-11
- 2 已有研究回顾11-16
- 2.1 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研究综述11-13
- 2.2 人际压力与人际压力应对策略研究综述13-14
- 2.3 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人际压力与人际压力应对策略的关系研究综述14-16
- 2.4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16
- 3 研究假设与设计16-20
- 3.1 基本构想16-18
- 3.2 研究假设18
- 3.3 研究设计18-19
- 3.4 研究思路19-20
- Ⅱ 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实证研究20-37
- 1 研究一 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问卷的编制20-26
- 1.1 研究目的20
- 1.2 研究样本20
- 1.3 研究方法与程序20-22
- 1.4 统计工具22
- 1.5 结果与分析22-26
- 2 研究二 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26-32
- 2.1 研究目的26
- 2.2 研究样本26-27
- 2.3 研究材料27
- 2.4 统计工具27
- 2.5 研究结果与分析27-32
- 3 研究三 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发展特点的研究32-37
- 3.1 研究目的32
- 3.2 研究样本32
- 3.3 研究材料32
- 3.4 统计工具32
- 3.5 结果与分析32-37
- Ⅲ 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人际压力、压力应对策略关系的研究37-51
- 1 研究目的37
- 2 研究对象37
- 3 研究材料37
- 4 统计工具37-38
- 5 结果与分析38-51
- 5.1 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人际压力、压力应对策略的相关研究38-44
- 5.2 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人际压力对人际压力应对策略的影响分析44-51
- Ⅳ 总讨论51-59
- 1 问卷编制和测量工具51-52
- 2 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发展特点研究52-55
- 2.1 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年级差异52
- 2.2 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性别差异52-53
- 2.3 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家庭来源差异53-54
- 2.4 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学校性质差异54
- 2.5 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父母教养方式差异54-55
- 3 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人际压力、压力应对策略的关系55-57
- 3.1 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人际压力、压力应对策略的相关分析55-56
- 3.2 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人际压力对人际压力应对策略影响的结构模型56-57
- 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57-59
- Ⅴ 结论59-60
- 参考文献60-76
- 后记76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薄祺雯;社交自我效能感问卷在中国职业人群中的效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双双;大学生人际压力与人际交往效能感、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田伟;中学生交往控制感、社会支持系统对亲子冲突应对策略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陆洋;不同心理一致感水平初中生对压力的认知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压力自我管理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张萍萍;青少年人际压力、人际自我效能感与社交适应行为的关系[D];广州大学;2010年
7 张淑敏;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和高中生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及干预方案设计[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8 徐海玲;优势视角下团体工作提高留守初中生交往能力之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及其与人际压力、人际压力应对策略关系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13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51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