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交往与人格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8 16:07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与人格的相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人际交往是影响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众多的理论和研究都表明,积极的人格特质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在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今天,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已经成为评定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明确了人格中哪些因素影响人际交往。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主要得出以下一些结论: 1.内蒙古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不理想,只有半数大学生人际交往状态良好,其余半数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困扰。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四个因子困扰程度从强到弱排列,依次是与异性交往的困扰、交际与交友、与人交谈、接人待物。 2.大学生人际交往总体水平在专业上没有差异,但在交际与交友方面,理科大学生要好于文科大学生。 3.大学生人际交往总体水平在年级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在交际与交友方面,四年级比较显著好于一年级。在与异性交往方面,一年级显著好于二年级。 4.大学生人际交往总体水平在性别上没有差异,但在与异性交往方面,女生表现显著好于男生。 5.大学生人际交往总体水平在民族上出现显著差异,蒙族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要好于汉族大学生。在交际与交友、与异性交往两个方面,蒙族大学生表现显著好于汉族大学生。 6.大学生人际交往总体水平在独生子女与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在与异性交往方面,独生子女要好于非独生子女。 7.生源地中的区内外方面不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但在城乡的比较中交际与交友、与异性交往两方面出现显著差异,牧区来源大学生在这两方面上的表现均好于农村来源大学生。 8.生活费多少、是否班级干部两个因素均不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9.大学生与父母关系的好坏,对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很大,和父母关系好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强,和父母关系不好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弱。 10.大学生人格在性别、专业、民族上的多个维度均有显著差异,女生比男生、文科比理科、蒙族比汉族拥有更多积极人格。 11.人格中的乐群性、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怀疑性、幻想性、忧虑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10个人格因子直接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12.人际总分的高分组和低分组,在人格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他们在乐群性、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怀疑性、忧虑性、自律性7个人格因子上表现出不同水平。 13.与父母关系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人格中的忧虑性、敢为性、紧张性、兴奋性、自律性、怀疑性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交往 人格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844.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0
- 一、绪论10-11
- (一) 引言10
- (二) 研究目的10-11
- (三) 研究的意义11
- 二、文献综述11-20
- (一) 大学生人际交往11-16
- (二) 大学生人格的相关研究16-19
- (三) 问题的提出19
- (四) 研究假设19-20
- 三、研究过程20-25
- (一) 理论基础20
- (二) 研究方法20-21
- (三) 研究工具21-24
- (四) 被试的选择24-25
- (五) 施测方法25
- (六) 数据处理25
- 四、研究结果25-43
- (一)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基本状况25-32
- (二) 大学生人格的基本状况32-37
- (三)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人格的相关研究37-43
- 五、分析与讨论43-49
- (一)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特点43-46
- (二) 大学生人格的基本状况46-47
- (三)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人格的相关研究47-49
- (四) 有待解决的问题49
- 六、结论49-51
- 注释51-52
- 参考文献52-54
- 附录54-57
- 致谢57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兰香;;基于大学生虚拟“兄妹”情缘的角色研究[J];华章;2010年13期
2 吴晓冬;;近十年我国大学生心理研究综述[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浩;心理行为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晓燕;当代大学生交往障碍及调适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王丽双;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信任、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玉玲;教学组织形式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相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惠娟;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袁瑞宁;高校贫困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张吉;大学新生心理应激水平与人格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李芹燕;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拉热措;藏汉中学生图形推理能力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苏华;高中生自信与人际困扰、学业成绩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与人格的相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14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51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