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宽恕状况及其心理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1 04:06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宽恕状况及其心理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宽恕是近年来积极心理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 本研究在对宽恕的概念、宽恕的哲学渊源、宽恕的发展阶段、宽恕的过程模式、影响宽恕因素和研究方法等内容总结的基础上,采用问卷法探讨了初中生宽恕心理状况。 影响宽恕的原因有很多,宽恕水平有高低之分。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初中生宽恕心理状况并通过心理干预来提高初中生的宽恕水平。 为此,本研究分为两个研究:研究一和研究二。 研究一为了了解初中生宽恕状况,探讨宽恕和各种影响因素的关系,为后面的干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广东省某中学初中生为被试,利用Hearland宽恕量表、移情问卷、消极沉思量表对他们进行测查;然后,对宽恕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回归分析了解影响因素与宽恕的影响程度。 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初中生宽恕总体水平较高,但有一部分学生宽恕水平较低; (2)七年级重点班与普通班宽恕自己存在显著差异;八年级重点班与普通班宽恕他人存在显著差异; (3)宽恕存在性别差异,且男生宽恕水平高于女生; (4)宽恕不存在显著的是否独生子女、有无道歉、有无安慰、伤害事件时间、与冒犯者关系、伤害类别、父母文化水平差异; (5)宽恕与消极沉思呈显著负相关,与移情呈显著正相关; (6)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消极沉思、移情两变量能联合预测宽恕他人差异的16.1%;消极沉思、移情两变量能联合预测宽恕自己差异的32.1%; (7)影响宽恕的因素很多,主观因素与宽恕水平呈显著相关。 研究二为了提高初中生宽恕水平,以自愿报名的方式招募100名成员,用宽恕量表进行施测,通过宽恕量表筛选,选取经宽恕量表测试后宽恕他人得分低于理论中数(54分),宽恕自己低于理论中数(52分)的对象共60人,通过面谈把他们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人。 实验组成员进行了为期3个月,共7次团体心理咨询,使30名低宽恕水平的初中生在宽容、友好的团体气氛中,通过团体活动和人际交互作用,尝试积极的体验,重建理性的认知,矛盾归因的相关知识。同时辅之以个别咨询的方式。本次干预采用量表评估、过程评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手段对实验效果进行评估。 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本次干预提高了实验组成员的宽恕水平,说明团体干预对提高初中生宽恕水平是有效的。
【关键词】:初中生 宽恕 心理干预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1 文献综述11-30
- 1.1 研究综述11-27
- 1.1.1 宽恕的概念界定11-13
- 1.1.2 研究背景13-17
- 1.1.3 研究现状17-25
- 1.1.4 宽恕的研究趋势25-27
- 1.2 问题的提出27-28
- 1.3 研究目的28
- 1.4 研究假设28
- 1.5 研究方法28-30
- 1.5.1 研究方法28
- 1.5.2 研究工具28-30
- 2 研究一 初中生宽恕状况研究30-41
- 2.1 研究的目的30
- 2.2 研究方法30-31
- 2.2.1 被试30
- 2.2.2 施测30
- 2.2.3 数据处理30-31
- 2.3 结果31-38
- 2.3.1 初中生沉思倾向基本状况31-32
- 2.3.2 初中生移情水平基本状况32-33
- 2.3.3 初中生宽恕的总体状况33
- 2.3.4 宽恕的人口学特征的差异检验33-36
- 2.3.5 宽恕与影响因素的关系36-38
- 2.4 讨论38-40
- 2.4.1 初中生宽恕现状的讨论分析38
- 2.4.2 初中生宽恕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38-40
- 2.5 结论40-41
- 3 研究二 团体辅导提高宽恕水平的干预研究41-53
- 3.1 研究目的与意义41
- 3.2 研究方法41-44
- 3.2.1 研究对象41-42
- 3.2.2 研究方法42
- 3.2.3 研究工具42
- 3.2.4 研究程序42-44
- 3.3 数据处理方法44
- 3.4 结果44-50
- 3.4.1 量表评估44-46
- 3.4.2 过程评估46-47
- 3.4.3 自评和他评47-48
- 3.4.4 个别咨询情况48-50
- 3.5 讨论50-52
- 3.5.1 对本研究干预效果的讨论50-52
- 3.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52
- 3.6 结论52-53
- 参考文献53-56
- 附录56-63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63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梁媛;张红兵;;宽恕的心理学研究综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1期
2 张建育;胡雪琴;;大学生宽恕心理与主观幸福感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1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婷婷;青少年早期宽恕:特质观干预与宽恕干预比较[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代苗苗;高中生宽恕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卢颖;青少年宽恕状况及其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孙财;道歉对宽恕的影响:后果严重性与自恋的调节作用[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易静;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宽恕倾向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5 徐飞鹏;高中生人格、主观幸福感与宽恕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宽恕状况及其心理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6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56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