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社会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3 11:04
本文关键词:高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社会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高职大学生在大学生群体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加。当前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倍受学生家长和学校的重视,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高职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有不同于普通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中针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甚少,此类研究还没有引起专家学者的足够重视。目前,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不足。高职生多数是因为分数达不到普通院校的录取要求才选择职业院校的。“低门槛”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在学习方面存在问题,这部分学生通常是低学业成就者,他们在学业上或多或少的失败经历对其学习行为、乃至整个生活世界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改善高职生的学习状况己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的普遍难题。同时,高职生面临的适应问题也较多,目前对于高职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尚不够深入。 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了山东省三所高职院校一、二年级8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学业自我效能感、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对研究所得原始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和统计分析。本研究所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有: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信度分析、多元回归分析、路径分析等。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高职生心理健康的总分平均值为11.05,高于全国部分高校8.34-8.72的水平,说明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高校学生水平。其中A类人数占25.41%,B类人数占36.47%,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整体水平状况欠佳。 2、高职生心理健康的性别主效应显著,男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女生。高职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性别与是否独生子女的交互作用显著,高职生中男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 3、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在学校性质、专业、年级、性别等方面存在差异,民办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公办学校学生、护理和文史专业学生高于数控专业学生、一年级学生高于二年级学生、女生高于男生。高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在学校性质、专业和城乡等方面存在差异,公办学校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高于民办学校学生,文史专业学生高于护理专业学生,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高职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亚群体差异不显著。 4、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高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社会适应能力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5、高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心理健康有正向影响作用,其中学业自我效能感又通过社会适应能力影响心理健康。
【关键词】:高职生 心理健康 学业自我效能感 社会适应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844.2;G712.0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1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11-29
- 1 心理健康11-17
- 1.1 心理健康的概念11-12
- 1.2 心理健康的标准12-13
- 1.3 高职生的心理健康13-17
- 2 学业自我效能感17-23
- 2.1 班杜拉关于自我效能概念的含义17-18
- 2.2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概念18-19
- 2.3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概况19-23
- 3 社会适应能力23-26
- 3.1 社会适应能力的概念24-25
- 3.2 高职生社会适应能力25
- 3.3 高职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状况25-26
- 4 研究现状与问题提出26-28
- 5 研究目的与基本假设28-29
- 5.1 研究的目的28
- 5.2 本研究的基本假设28-29
-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29-32
- 1 研究方法29
- 2 研究工具29-31
- 3 研究程序31-32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32-43
- 1 高职生心理健康的特点32-35
- 2 高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特点35-36
- 3 高职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特点36-38
- 4 不同亚群体高职生在心理健康、学业自我效能感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差异显著性检验38-41
- 5 高职生心理健康、学业自我效能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41-43
-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43-50
- 1 高职生心理健康的特点43-46
- 2 高职生学业自我效能的特点46
- 3 高职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特点46-47
- 4 高职生心理健康、学业自我效能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探讨47-49
- 4.1 高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48
- 4.2 高职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的关系48
- 4.3 高职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48-49
- 4.4 高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的关系49
- 5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49-50
- 第五部分 结论与建议50-53
- 1 结论50
- 2 建议50-53
- 附录53-59
- 注释59-61
- 参考文献61-63
- 致谢63-64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目录64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新惠;;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2 杨玲;曹莉莉;卢婧;安花花;;西北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地位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饶薇;高职生职业认同现状与培养对策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
2 朱晓春;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与人格特征、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谷丹;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少萍;高职生自我表露、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高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社会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7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87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