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与疏离感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5 12:02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与疏离感关系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网络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信息交流和自由自在的自我呈现等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网络成瘾就是一例。 该文以大学生为被试,以问卷法和访谈法研究了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状况以及网络成瘾与疏离感的关系。先从全体被试对互联网的一般使用情况入手,接着探讨了大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以及网络成瘾与疏离感的关系。最后通过对两个网络成瘾个案的访谈,对定量研究部分做出补充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 (1)男生每周的上网时间高于女生,大四学生高于大一学生;搜集信息、与亲友以及外界联系、休闲娱乐、学习,获得各方面的知识等是大学生最主要的上网目的;大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功能是聊天、万维网和电子邮件。 (2)网络成瘾高分组和低分组在互连网的使用上存在差异。高分组有更多的人选择休闲娱乐、无聊打发时间、网络游戏、制作个人主页或网站开发、访问成人网站、扮演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角色等上网目的,低分组比高分组有更多人选择学习,获得各方面的知识这一上网目的;高分组比低分组有更多人选择使用网络游戏和虚拟社区这两项网络服务功能。 (3)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展趋势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总体上,男生的网络成瘾倾向高于女生;大二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明显高于大一学生。大二是男生网络成瘾倾向发展的最高峰,而女生的网络成瘾倾向不存在年级差异。大二也是大学生疏离感发展的最高峰。 (4)从整体上看,大学生的网络成瘾与其疏离感、人际疏离感、压迫拘束感、无意义感、无能为力感、空虚感、自我疏离感和文化分离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但与自然疏远感的相关不显著。网络成瘾高分组与低分组相比,,具有更多的疏离感、人际疏离感、压迫拘束感、无意义感、无能为力感、空虚感、自我疏离感和文化分离感。在自然疏远感上,两者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基于以上结论,研究者认为,大二是个特殊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当引起更多关注;网络成瘾和疏离感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成瘾 疏离感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1 引言9-10
- 2 文献综述10-24
- 2.1 网络成瘾的研究现状10-22
- 2.1.1 网络成瘾的界定标准和评价量表11-13
- 2.1.2 网络成瘾的类型13
- 2.1.3 网络成瘾的理论解释13-16
- 2.1.4 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16-20
- 2.1.5 网络成瘾的主要成因总结20
- 2.1.6 网络成瘾的研究方法20-21
- 2.1.7 现有研究的不足21-22
- 2.2 网络成瘾与疏离感22-24
- 3 研究的总体构思24-29
- 3.1 研究意义24-25
- 3.2 研究目的25
- 3.3 研究假设25
- 3.4 研究方法25-29
- 3.4.1 研究程序25-26
- 3.4.2 研究被试26-27
- 3.4.3 研究工具27-29
- 4 研究结果29-51
- 4.1 大学生互连网使用的基本情况29-33
- 4.1.1 上网地点29-30
- 4.1.2 上网时间和上网费用30
- 4.1.3 主要上网目的30-31
- 4.1.4 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功能31-32
- 4.1.5 网络的影响力评价32
- 4.1.6 讨论32-33
- 4.1.7 结论33
- 4.2 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结果33-41
- 4.2.1 网络成瘾的人口统计学变量研究34-36
- 4.2.2 网络成瘾高分组和低分组在互联网使用上的差异36-38
- 4.2.3 讨论38-40
- 4.2.4 结论40-41
- 4.3 网络成瘾与疏离感关系的研究41-45
- 4.3.1 大学生疏离感的发展趋势41-42
- 4.3.2 网络成瘾和疏离感的相关分析42-43
- 4.3.3 网络成瘾高分组和低分组在疏离感及其各维度上的差异43-44
- 4.3.4 讨论44-45
- 4.3.5 结论45
- 4.4 深度访谈45-51
- 4.4.1 个案一45-48
- 4.4.2 个案二48-50
- 4.4.3 讨论和总结50-51
- 5 总讨论51-52
- 6 总结52-55
- 6.1 全文结论52-53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53-55
- 参考文献55-60
- 附录60-68
- 后记68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验;曾长秋;;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综述[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2期
2 郭双;王太海;;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现代交际;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验;青少年网瘾现状及监控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牡娟;大学生和高中生的生命意义感与时间管理倾向、自我价值感的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利华;高中生学校疏离感与互联网使用的关系及其教育启示[D];河南大学;2011年
3 姚婷;心理健康对高职生网络成瘾影响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邵君;上海市中专新生疏离感的现状调查及团体干预[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许学梅;大学生自我疏离感问卷的编制以及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许晓s
本文编号:3936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93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