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日本教师教育课程中的〈体验〉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7-10-21 23:13

  本文关键词:日本教师教育课程中的〈体验〉与〈反思〉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教育 课程改革 质量保证 体验与反思 教师资格证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教师教育制定了"在大学中的培养"和"教师资格证颁发的开放制"两大原则,旨在谋求教师的量的确保和质的水准提升。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出现了"从学习中的逃跑"的教育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的教师实践性应对能力和在对两大原则反省的基础上,日本在大学中进行了以教育现场中的体验与反思为基调的教师教课课程改革,并对进行教师培养的大学提出了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质量保证的要求。
【作者单位】: 东京学艺大学;
【关键词】教师教育 课程改革 质量保证 体验与反思 教师资格证
【分类号】:G531.3
【正文快照】: 一、战后的两大原则以及现代的诸课题(一)两大原则的成立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教育改革受到美军的强烈影响而开展起来,在教师教育这一方面则打出了“在大学中的培养”和“教师资格证颁发的开放制”这两大原则。所谓“在大学中的培养”,是指建立在对初等学校的教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长征;;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师范教育课程改革[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高旭;;专业化视野下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理念与设想[J];嘉应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3 张子照;;西部高师院校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改革与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08期

4 付建业;张锡敏;;发达国家教师教育改革及其借鉴[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年03期

5 周晓静;;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改革与思考——以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7期

6 林翠英;;加强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 培养师范生的职业能力——柳州师专教师教育专业的改革与创新[J];柳州师专学报;2010年06期

7 岩田康之;;日本教师教育课程中的〈体验〉与〈反思〉[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陈菊;;论高师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8年03期

9 陈霞;;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改革——美国的行动与启示[J];师资培训研究;2006年01期

10 王双喜;;高等师范教育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探析[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义军;梁映;;高职空调工程技术应用实务课程改革与实践[A];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究——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林李云;;课程改革下的中学化学教学[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3 吴慧媛;;《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A];2005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谭小慧;骆力明;赵春娜;;软件类课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探索[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孟雪征;曹相生;;给水排水工程“水工艺设备基础”课程改革[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6 张中柱;;放射治疗设备的质量保证[A];第一届中国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7 郭致星;鲁束;陈清美;;光缆套塑材料PBT及其在二次被覆中的质量保证[A];中国通信学会2003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杨绍洲;康立丽;陈龙华;郑小康;;MR模拟定位机的进展及质量保证[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赵金平;;关于高中阶段开发校本课程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10 邓晖;郭祥瑞;;土木工程专业《测量学》课程改革探讨[A];广东省测绘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城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长子门小学校长 李全昌;关于课程改革的十点思考[N];长治日报;2005年

2 宋晓梦;一位教师眼中的课程改革[N];光明日报;2004年

3 市教委副主任 黄永刚;深化课程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N];天津教育报;2009年

4 莫荣标 韦纯剑;深化课程改革 传承民族文化[N];贵州民族报;2008年

5 叶小华 城区凤山中学;因应课程改革,,改进作文教学[N];汕尾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李炳亭 褚清源;传统课堂的现代救赎[N];中国教师报;2010年

7 王学东;课程改革中的校本课程开发[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4年

8 本报记者 清泉;开发区课程改革初见效[N];海峡时报;2003年

9 李植 李燕;课程改革中 重建教研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吴晓桐;课程改革,应重视教学行为的研究[N];中国教育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何珊云;民间公益组织与课程改革治理机制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泽宇;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适切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泽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朝辉;从管理走向领导[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时花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黔敏;德育学科课程:从理念到运行[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忠良;高师物理教育专业《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程改革的初步探索[D];苏州大学;2002年

2 王丽;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与试验修订本(必修)特点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吕杰昕;课程场域中的权力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何笛;音乐新课标的改革与实施[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5 吴敏;基础教育中历史双语教学的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思胜;小学课程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黄瑞花;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分布式教师评价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8 刘智慧;浅谈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庞静;新课程改革中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10 何珊云;课程改革背景中的教师专业认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756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0756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5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