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中性化”现象探析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中性化”现象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中性化 性别气质 性别角色观念 独生子女 气质特征 城市中学生 女性形象 主要表现 男性形象 男性特征
【摘要】:近年来,中学生的中性化现象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通过对城市中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对具备异性性别气质特征的个体接纳程度较高,并且对中性化的个体同性比异性的接纳程度更高;女孩的中性化程度远远高于男孩,中学生的中性化主要表现为女孩的中性化;在性别观念上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较少遵循传统,但在实际表现上二者并无显著差异。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中性化 性别气质 性别角色观念 独生子女 气质特征 城市中学生 女性形象 主要表现 男性形象 男性特征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6JZD0027)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近几年来,中学生的中性化现象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所谓的中学生中性化主要表现在穿着打扮和性格上,如男生说话细声细气、动作忸怩、喜欢留长发,性格表现出更多女性“柔弱”的一面;女生则留短发、穿宽松肥大的运动休闲服,言行粗犷泼辣。其实,众人所谓的“中性化”就是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盈秀;;浅析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途径[J];才智;2009年17期
2 胡小强;;高校学生校园逆反现象研究综述[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黄陈芳;;一种和谐的性别文化——对“严婆”崇拜现象的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赵湛鹭;;行走边缘——一个街舞群体的生态调查[J];法制与社会;2008年32期
5 李宁;李东斌;;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认知基础初探[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陈科旺;;初一年级是初中教育的关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09期
7 刘源;曾莲子;;重庆市初中生自我意识现状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9年02期
8 周丽丽;;性别和谐与社会和谐[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9 孙玉霞;;身体化:女性在消费社会中的生存境遇[J];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10 彭永东;计国菊;;发挥思想道德教育力量,塑造青年学生和谐人格[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宁;认知发展:汉字输入中信息代码加工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蒲瑶;非政府组织与阿富汗战后重建[D];西北大学;2009年
3 潘丽霞;中国社会体育参与中的妇女与性别差异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4 顾丽华;两汉妇女生活情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小健;中国古代性别角色的分化及其社会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宁;我国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动力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7 祝平燕;社会转型期妇女参政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马琳;电视剧传播框架中的女性:形象建构与身份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雨明;中国女性老年人的生活现状与需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晓明;试论现代职业女性的角色冲突问题[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亮生;西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和其经济环境关系的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3 敖玉楣;动漫艺术与中学生审美心理的建构[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4 宋湘;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爱瑾;提高农村初中生数学问题解决中元认知水平的策略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郭金花;民工子女初中生自我意识状况及其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东;当前我国家庭亲子冲突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唐贡如;幽默话语语用功能的性别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9 张媛媛;女大学生人格素质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10 董海飞;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单位女性就业及职业性别隔离分析[D];内蒙古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屏;孟子是不是独生子女——关于独生子女问题的对话[J];幼儿教育;1990年05期
2 苏颂兴;独生子女:从新国情向新学科的发展[J];当代青年研究;1994年01期
3 何百华;西调东弹──关于中国的独生子女[J];当代青年研究;1994年01期
4 吕晖;独生子女:明天会更好[J];今日中国(中文版);1997年06期
5 ;中国独生子女研究前瞻[J];学术界;2002年06期
6 李晶侠;独生子女的现在与将来[J];今日中国(中文版);2003年12期
7 董彩芬;我眼中的“独生子女”[J];小学生(低年级版);2003年19期
8 宋长青,叶礼奇;独生子女就业──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J];调研世界;1998年07期
9 朱辉;青柠来了[J];独生子女;2005年06期
10 余冠娥;独生子女教育浅谈[J];教育导刊;198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来英;;谈谈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多重瞻养负担问题及其对策[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李丽;;谈谈怎样教育和培养独生子女[A];宜春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3 詹华勇;梁甲兴;;独生子女人群口腔不良习惯的调查研究[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徐问宇;金萍;;独生子女健康危机与体育发展对策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5 裴秀英;肖祖芬;;父母养育方式对独生子女性格形成的影响[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汲送花;;独生子女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教育[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姜志梅;吕洋;胡丽娜;;脑性瘫痪患儿气质特征分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首届儿童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八届小儿脑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吴国凤;;走出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误区和盲点[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林光江;;独生子女政策与儿童观的变迁[A];庆贺黄淑娉教授从教50周年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吴国凤;;走出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误区和盲点[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七)[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文强 通讯员 王栋明;我区2883个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领到补助金[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2 ;独生子女养育秘诀[N];陕西科技报;2003年
3 独生子女问题研究课题组 张为民 冯乃林 赵云城 孟灿文 肖宁 吴珊;关于独生子女的基本特征分析及政策建议[N];中国信息报;2008年
4 李伟滨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人口计生局;独生子女教育的若干思考[N];中国人口报;2009年
5 苏慧俐 杜才;北票780名升学独生子女得实惠[N];朝阳日报;2009年
6 通讯员 杨亚丽;石屏继续完善农业人口独生子女教育奖学金政策[N];红河日报;2009年
7 高晓军;褪去“小皇帝”标签的第一代独生子女[N];雅安日报;2009年
8 杨东 王删;立石镇 奖励考上大学的独生子女[N];泸州日报;2008年
9 蔡华香;南华县认真落实独生子女奖励优惠政策[N];楚雄日报(汉);2009年
10 张兴猛(作者系湖北省松滋市人口计生局局长);大力搞好独生子女家庭文化建设[N];中国人口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旭红;独生子女旅游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2003年
2 胡荣;我国独生子女犯罪问题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碧娟;独生子女人群饮食因素对口颌系统发育影响的调查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3年
4 李萌;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其原因和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胡重庆;对独生子女人格的异质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珂珂;军队独生子女兵心理问题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7 翁可为;深圳市中小学独生子女人格现状及教育研究报告[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8 詹华勇;独生子女人群口腔不良习惯的调查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3年
9 李成;中性化男装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10 唐晓武;3~6岁学龄前儿童血压的现况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1225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122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