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以师生个别交互式学习活动为中心的网络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2017-11-14 21:12

  本文关键词:以师生个别交互式学习活动为中心的网络教学模式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教育 教学模式 学习活动 师生交互 现代远程教育 信息检索 交互式 学习任务 学生群体 学习资源


【摘要】: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普遍采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由于其与"学生自主性较差"的现实情况产生矛盾,导致理想中的积极的学习过程不会发生,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必须建立一种能够有效促进学习的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本文在分析了网上学习活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师生个别交互式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文章首先分析了师生个别交互式学习活动的教与学流程,阐述了学习单元和学习任务的设计方法,然后分析了这种教学模式在网络课程《信息检索》中的应用案例,证明该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学习过程,改善学习效果。最后,文章总结了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中值得借鉴的教学经验。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从1999年教育部批准清学等四所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至今,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已经走过了十年历程。十年发展使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规模、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理论成果日益丰富,在教学实践上则普遍形成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莹;;建构远程开放教育中自主学习的模式[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艾伦·泰特,陈垄;开放和远程教育中学生学习支持之理念与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5期

3 郑宁国,严月萍;协作学习小组活动模式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7期

4 吴健强;远程教育自主学习模式建构的实践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11期

5 吉其廷;试论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模式[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6 黄荣怀;张振虹;陈庚;徐t$;;网上学习:学习真的发生了吗?——跨文化背景下中英网上学习的比较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7 郭炯;黄荣怀;陈庚;;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运行现状及质量保证措施——基于“在京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评估”的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8 王菊;;现代远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设计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9 黄玉莉;如何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小组活动[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杨开城;网络时代的教学设计理论发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现代教育技术;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鹤飞;以终身学习为导向的E-Learning系统的设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戴宗红;;E-learning与深化高职实训改革[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文继奎;;远程学习者学习困难之诸种造成因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马明山;张明;;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王曙光;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设计[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张慧;;课堂教学的动机设计与情绪调节[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柳瑞明;;网络学习环境设计初探[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8 毕超;地理网络课程开发、设计的实践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刘凡丰,徐辉;当代远程教育理论发展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10 高瑞利;美国教学设计理论从ID1到ID2的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小平;;电大英语口语教学中合作学习初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韩玉娟;;改革毕业设计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机电类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设计[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3 胡昌送;;突出发展学生关键能力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王石丞;;广播电视大学网上教学资源发展趋势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崔永华;;试论综合课课堂教学设计——教育学视角的分析[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6 陈志高;;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探讨[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教育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戴起伟;许才明;马剑风;王支风;邹立红;董钊;朱科峰;凡燕;;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在农村培训中的应用[A];中国农业信息科技创新与学科发展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刘雍潜;李龙;谢百治;潘克明;陈丽;董玉琦;韩锡斌;;《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课题报告[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9 刘金梅;刘建设;;远程教育中的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模式比较与现状分析[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10 叶晓玲;邱晓丹;;论精细加工理论和成分显示理论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佑镁;协同学习系统的建构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晓琳;本体驱动的网络智能教学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罗红卫;网络英语教学的情感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广兵;参与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黄梅;基于三维目标的化学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谢幼如;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宋德云;教师教学决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张学领;篮球教学系统设计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9 齐媛;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薛伟;现代远程教育5S学习支持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大伟;数据挖掘在用户行为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2 李宇;基于WEB服务的远程教育系统的设计及性能优化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伍丽媛;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质量分析和评价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陈国松;终身教育背景下的移动学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刘洋;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活动教学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若星;内蒙古自治区高校网络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7 伏文东;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吴长城;基于Google服务的网络协作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陆红燕;基于范畴化的教学设计在儿童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陈君华;教学设计中的教学任务分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勇,阎水金;西方知识观的转变及其对当前课程改革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2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3 董奇,周勇;论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4 陈建翔;当代学习方式变革中的观念创新[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年06期

5 陈世友;姚本先;;网络教学概念的界定、发展现状和趋势[J];成人高教学刊;2006年04期

6 张德利;远程开放教育`导学'环节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10期

7 黄宜梁;论小组协同学习法——再论开放学习方略[J];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12期

8 丁兴富;远程教育的微观理论[J];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02期

9 陈澜;略论远程开放教育学生自主学习系统的激活与完善[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1期

10 吴斧平;“合作”——协同学习的关键[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慎英;论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其知识假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秀萍,王立颖;网络教育教学模式探析[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陈蓉;网络教育教学模式探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杨从亚;网络教育模式建构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22期

4 张斌;试论网络教育的现实基础及其优势作用[J];科学.经济.社会;2003年01期

5 沈群;成人网络教学模式探讨[J];煤炭高等教育;2003年05期

6 覃晓康,尤长勇,胡慧玲;网络教育的模式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年01期

7 许晓东;网络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8 孙文高;谈传统教育到网络教育的转变[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9 林秀曼,吴芸,林枫;网络教育与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05年01期

10 宋德如;;网络教育:观念必须理清[J];中小学电教;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萍;;构建“全面、和谐、主动、创新”教学模式[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2 罗滨;李启华;盛瑶环;;断层影像解剖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创新[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3 陆利民;;对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的一点思考[A];第八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自主——创新”教学模式[A];中国煤炭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文集[C];2001年

5 姚文正;熊俊义;余少辉;;以实践为题材,以理论为背景,探索理论与实践互动的教学新模式[A];2004年电子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吴勇;;网络教育:出版业的机遇与挑战[A];中国编辑研究(2003)[C];2003年

7 袁重胜;程秋;方传龙;;发展网络教育 迎接新世纪的挑战[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8 陈爱玲;;网络教育用于MET[A];中国航海学会船舶机电与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船舶机电分册)[C];2002年

9 钱振宇;;网络教育任重道远[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10 史晓春;张建华;;“动态”大学英语教学模式[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玫子 郑智;网络教育天地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2 本报记者 张咏梅;网上的教育音符尚缺强音[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9年

3 文和 杨孝文;青少年网络教育在国外[N];中国民族报;2005年

4 周迅;百年公司的网络教育之路[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5 ;网络教育标准2.0[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8年

6 曹丽;网络教育步入互动时代[N];经济日报;2005年

7 本报驻萨格勒布记者 赵嘉政;克罗地亚推广网络教育[N];光明日报;2010年

8 赵凤华;网络教育探路“一对一”模式[N];科技日报;2009年

9 弋晓;网络教育为邮储银行培养人才[N];国际商报;2009年

10 符成生 李莉;高安学习活动巧打“组合拳”[N];宜春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屹;网络教育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高爱国;医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4 胡钦太;网络教育中道德自主学习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青;学习活动建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段玉山;GIS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及BISPGIS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黄和林;弈的奇迹[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品德;基于Web的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陆真;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福平;基于网络环境的中学地理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栗九红;“三位制”教学模式在技校教学中的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奇文;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红;数学体验教育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杜明荣;“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杨;美国网络教育研究及启示[D];河北大学;2000年

7 任春蓉;中学信息技术课多元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8 周国萍;论网络教育的发展与作用[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廖建华;论网络教育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于芬;网络教育中的教师角色及其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870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1870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5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