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论面向实践的教育学研究的学科发展意义

发布时间:2017-11-16 09:01

  本文关键词:论面向实践的教育学研究的学科发展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面向实践 教育学研究 学科发展 意义 教育实践 教育理论研究 学科地位 教育学体系 确定性 教育学发展


【摘要】:教育学处在学科发展的危机中。虽然学科危机是伴随学科制度化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而且引起学科危机的原因也是复杂的,但以往教育学研究中片面的"‘确定性’学科知识和体系的构建"和简单的"拿来主义"两种倾向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解释力和指导力,从而动摇了教育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面向实践的教育学研究秉持"本源的教育实践"始终是教育学发展的起点、归宿和走向新生的根本路径,其对教育学学科发展的价值至少体现在三方面:有利于鲜活的教育学知识的生成;有利于功能灵活的教育学体系的建构;有利于教育学学科地位的提升。
【作者单位】: 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延安大学文学院;
【基金】:2009年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陕北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绩效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09JK288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针对教育学尚不成熟这一事实,华勒斯坦曾批评说:“教育学不是一门学科,今天,即使是把教育视为一门学科的想法也会让人感到不安和难堪。教育学是一种次等学科,把其他真正的学科共冶一炉,所以在其他严谨的学术同侪眼中,根本不屑一顾。”[1]这并非危言耸听。不可否认,两个世纪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进;基于本土的教育理论原创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杨小微;;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实践立场及其表现[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04期

3 程天君;吴康宁;;当前教育学研究的三个悖论[J];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4 吴黛舒;;中国教育学学科危机探析[J];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5 林丹;;学科性质、学科体系抑或学科功能?——理性审思教育学学科地位的独立原点[J];教育学报;2007年03期

6 项贤明;教育学的学科反思与重建[J];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天雪;;也谈教育管理学的“学科体系”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2 张振华;试析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理论与改革实践的路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张华,杨晓艳;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问题与对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4 刘云林;教育伦理规范形式合理性探析[J];道德与文明;2003年01期

5 黎加厚;创造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生命活动的信息化环境——教育信息化的“生命环境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6 徐晓雄;混沌理论视野中的教学系统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7 李如密;教育研究中的原创性问题[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乔锦忠;当前教育学体系研究的困境及其出路[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9 周鸿,刘仲全;公共课教育学知识结构优化的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10 骆风;新时期师范院校教育学公共课教学改革研究之研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杨小微;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变革的方法论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蒲蕊;学校的自主性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吴德芳;论“后现代思想”视野下的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范庭卫;教学过程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6 吴黛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龚孝华;走向具体个人:教育评价的生存论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梁清;批判与扬弃:教育异化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永;西方教育学知识形态演进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吴洪伟;当代中国中小学纪律实践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晖;课堂教学中的机会均等——一种人种志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缪剑峰;校本教育研究: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成熟境界[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岳欣云;应然、实然与必然[D];河南大学;2002年

4 蔡灿新;复杂性思维方式视野中的教育理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万俊;论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龚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材知识结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永英;城市弱势群体家庭教育资源现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任永泽;打破思想的牢笼:教育研究的原创性之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永;叙事研究:教育研究中的新动向[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夫伟;成人教育学学科独立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康宁;在假设的世界中生存——关于人的一个假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2 汪刘生,魏馨;当代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危机的思考[J];教育科学;1997年01期

3 吴钢;论教育学的终结[J];教育研究;1995年07期

4 傅维利;教育研究原创性探析[J];教育研究;2003年07期

5 柳海民,李伟言;教育理论原创:缺失归因与解决策略[J];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6 项贤明;教育学的学科反思与重建[J];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7 石中英;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中国教育学研究[J];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8 吴黛舒;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本土反思[J];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9 贺晓星;零度的写作与零度的课程——论“后现代”教育社会学之意义与可能[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杨思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哲学的本性——关于“知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争论之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晓义;可怕的“老化”[J];兰州学刊;1980年02期

2 ;江苏省教育学研究会成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3 ;简讯[J];江苏教育;1980年05期

4 科;;传达教育学会议精神,推动教育科学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5 ;广东教育学会近年来的工作情况和体会[J];中国教育学刊;1980年01期

6 贾韫武;;河北省探讨教育学中有关理论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1980年02期

7 ;全国教育学研究会秘书长陈侠同志来我院作学术报告[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8 微春;一门新兴学科——教育经济学[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9 ;深切悼念戴伯韬同志[J];课程.教材.教法;1981年02期

10 ;省教育学研究会讨论发展智力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1981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毅鹏;;关于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几个问题[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2 黄俊官;;克服心理障碍 培养幼儿交往的健康心理[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李放放;;浅析领导教育学的研究对象[A];构建和谐社会与领导科学创新——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安;;教育教材语言语料库与语料库辅助建设平台的设计实现[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檀传宝;教育学研究的蛋与鸡[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邴正;生活之树常青[N];吉林日报;2000年

3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顾明远;《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讨》 探未发明的新理 入未开化的边疆[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关家麟;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N];福建日报;2001年

5 本报评论员;打好公益类院所改革攻坚战[N];科技日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陆峰;专家谈“小班化”教学[N];新华日报;2001年

7 刘慧珍;寻找“教育学文化性格”之径[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8 记者 国安;匿名审稿 企学合作[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9 王英杰;比较教育学的理论探索[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10 曹沛霖;面向实践,面向世界[N];中华读书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吴黛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邵燕楠;走向“情境”与“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猛;匿影缠绕:意识形态与中国教育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黎明;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中人之问题再认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澍;寻求恰当的知识论立场[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静;思想政治课与青少年理想人格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朝阳;基于ARX的船体实体造型与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3 张永;叙事研究:教育研究中的新动向[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胡耿;为谋新教育中国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彭文波;汉族、撒拉族初中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薛锋;城市道路相关设施景观设计要则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7 蔡红霞;学习困难儿童信息编码过程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金武刚;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定量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冯浩斌;浅析“思想现象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侯彦斌;我国“区域教育研究”的概念、意义和方法的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917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1917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c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