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模式与场依存性认知方式的相关研究
本文关键词:问题解决模式与场依存性认知方式的相关研究
【摘要】:以往关于问题解决模式的研究并没有揭示出不同个体解决同一问题时认知行为的内部差异及其与场依存性认知方式的相关性。提出盲目式、产生式、范畴式三种认知模式,综合运用认知作业分析法、心理测验法、个案访谈法来揭示不同个体在同一问题解决中认知模式的差异及与场依存性认知方式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各种问题解决认知模式的个案数具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认知模式的总体分布没有表现出性别上的显著差异;认知模式与场依存性认知方式显著相关。因此可得出结论:不同个体解决同一问题时认知行为存在显著的内部差异;认知模式与场依存性认知方式具有显著相关性;认知模式的总体分布在性别上的差异不显著。
【作者单位】: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系;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一、问题解决模式的提出问题解决模式是从人的认知层面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本质。在国外,较为著名的有:(1)奥苏伯尔和鲁宾逊问题解决模式:呈现问题情境命题、明确问题的目标和己知条件、填补空隙、解答之后的检验;(2)格拉斯的问题解决模式,包括形成初始表征、制定解决计划(即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莫雷,刘丽虹;样例表面内容对问题解决类比迁移过程的影响[J];心理学报;1999年03期
2 胥兴春,刘电芝;问题表征方式与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喻平;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式及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颖;崔立中;田海洋;;大学生外语焦虑与认知风格的关系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2 赵丹;;认知风格差异田径运动员竞赛焦虑与竞技水平发挥的关系[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3 赵丹;王世友;;对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认知风格的现状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杨丽;;简述认知风格理论的发展[J];才智;2010年15期
5 黄川眉;;基于英语精读教师认知风格所采取的教学策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6 李介,李树宏;论学习方式的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J];巢湖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孙颖;崔立中;田海洋;;大学生外语焦虑与认知风格、外语成绩的关系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李寿欣;罗良;宫大志;戴桂旭;;呈现方式与认知方式对文章标记效应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年02期
9 吴永波;冯江平;吴永斌;;近二十年来国内认知方式研究的社会心理学趋向[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10 朱艳侠;网络自主学习低效现象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春兰;网络学习中自我监控的结构与影响因素[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可兴;生成性体育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文宇;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菡幽;基于学习策略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法偏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喻平;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式及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邓铸;问题解决的表征态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邢强;样例解题步骤编码对原理学习和迁移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杨东;儿童解决学科问题认知模型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邵光华;数学样例学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高文;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学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惠敏;基于学习风格的小学语文阅读策略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冀平;高中地图学习策略性知识的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晴;藏族小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润润;教学方法对不同认知方式高中生物理成绩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彩虹;高二学生场认知方式对数学概念表征的影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黄娟娟;基于认知风格的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陈艳;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观念、动机、策略之间关系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毛旭;激情型暴力犯罪罪犯的人格特征与认知操作能力特点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于晓宇;认知风格与智力、学习成绩的关系[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丽娜;中师一年级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表征能力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奇;论元认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2 董奇;元认知与思维品质关系性质的相关、实验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05期
3 董奇,,周勇;关于学生学习自我监控的实验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4 喻平;数学解题过程的理论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5 喻平;知识分类与数学教学[J];数学通报;2000年12期
6 邵光华;几何解题策略的实验研究[J];数学通报;1997年01期
7 刘云章;试论数学符号的思维功能[J];数学教育学报;1992年01期
8 喻平;论数学命题学习[J];数学教育学报;1999年04期
9 喻平;数学问题解决的实证研究述评[J];数学教育学报;2002年01期
10 徐利治,张鸿庆;数学抽象度概念与抽象度分析法[J];数学研究与评论;198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文华;;问题解决认知模式及其对学科教学的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01期
2 马进;;甘肃少数民族的角色模式和认知模式的关系[J];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03期
3 陈文卿;;中国养生体育的认知模式及其前景[J];浙江体育科学;1990年05期
4 刘靖;蒋长刚;;CP和PP认知视角下的语篇连贯[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袁国秋;;原始物理问题与大学物理教学改革[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11期
6 江华珍;;从认知角度比较英汉句子结构[J];考试周刊;2009年03期
7 李秋杨;陈晨;;汉英思维概念的认知模式考察[J];东方论坛;2010年01期
8 郭东雷;;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副名结构”[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王峰;科学认识中问题解决的准备[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10 王磊,岳波;“原型”在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活动中的作用[J];学科教育;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家治;朱新明;;解题的思维过程[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下)[C];1981年
2 罗勇;;奥里油电厂线路启备变二合一单元保护配置及几个问题的解决方法[A];中南七省(区)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二届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余嘉元;;心理学为工业生产服务的三部曲[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王大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分配工作记忆资源[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5 曹建翔;;刍议让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6 杜嵩杰;莫雷;金花;;情绪对计划功能的影响:一项使用伦敦塔问题解决任务的fMRI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丁艳云;赵俊峰;;不同种类的样例对初中生代数问题解决迁移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周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分层指导,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研究报告[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衣新发;林崇德;俞国良;;小学学习不良儿童在电脑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策略使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张裕鼎;吴庆麟;;领域特殊知识视野中的问题解决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丁冠华;负起责任 把排污问题解决好[N];开封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赵家新 通讯员 许昌亮;生活问题解决了,我再不会上路载客[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10年
3 李伦娥;衡阳:着力把人民不满意的问题解决好[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庞文渊 实习生 赵晗梓;切实把农民看病问题解决好[N];宝鸡日报;2006年
5 记者 李恩惠;关乎民生的事每件都得办好[N];本溪日报;2007年
6 班振军;作用发挥在现场[N];人民铁道;2007年
7 海生邋龚玮 记者 凌云 红举;青山湖区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N];南昌日报;2007年
8 郑存文;“检察官工作站”把问题解决在最基层[N];检察日报;2008年
9 记者 郑健;变“上访”为“下访”[N];潮州日报;2008年
10 胡立强邋阳锡叶;湖南对信访问题解决不力者将究责[N];人民公安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平;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式及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邓铸;问题解决的表征态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于素红;聋生解决加减文字题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高文;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学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冯锐;基于案例推理的经验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振新;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复杂问题解决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杨光伟;学生在应用问题解决上的元认知行为表现与信念[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亮;体验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彭杜宏;基于问题解决的大学生团队学习认知互动分析[D];苏州大学;2009年
10 胡谊;专长的实质:限制与精致[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海平;“问题解决”方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郭海杰;中学数学学困生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知识、技能培训[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3 蔡翠苹;数学问题解决中的直觉思维[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4 邱丽娟;论初中数学开放题教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文胜;问题解决及其对数学教育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远峰;促进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春明;“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蒋永红;合情推理与数学学习[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吴好勤;高中生有机化学问题解决思维策略课堂训练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傅琳;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98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198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