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走出道德教育的“人性论困局”

发布时间:2017-11-21 00:27

  本文关键词:走出道德教育的“人性论困局”


  更多相关文章: 人性论 自然本性 自由本性 道德教育


【摘要】:社会转型期,人们对人性的多元化理解,虽然有助于深化对道德教育的认识,却也使道德教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人性论困局"。走出道德教育的这种困局,必须基于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由本性的统一,把握人性的生成特性和可变特性,并致力于这样几个方面:正视人的自然本性,唤醒道德本能;化解人性的内在紧张和冲突,保持人性的完整;发现潜意识中的"秘密","扩充善端";在道德社区中帮助建构道德自我。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
【基金】:2008年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团队招标项目“当代中国伦理变迁与学校德育改革”(批准号:08JDTDXM88001)
【分类号】:G410
【正文快照】: 一、道德教育的“人性论困局”道德教育旨在生成人性、丰富人性,促进社会的和谐,促进人过一种良善生活。可是,在中国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由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基于对政治挂帅年代“政治人”及其负性作用的深刻反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航;;和谐社会的“好生活”与道德理性的生长[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2期

2 许锋华;杜时忠;;从“道德人”到“经济人”——关于德育实效问题的根源探讨与视角转换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11期

3 戴茂堂;人性的结构与伦理学的诞生[J];哲学研究;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凤生;;中西绘画的不同风格对科学传播的影响——“李约瑟难题”的一种另类解答[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震;从认识论到生存论的感性及其审美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2 李育红;人为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朱鸣雄;宏观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3年

4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董耀鹏;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8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9 张占斌;博彩业与政府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10 王广彬;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九华;所有权保留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2 屈宏;近代中国城市女子服饰变迁述论[D];吉林大学;2004年

3 何海丽;论道德自由[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立慧;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历史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高常营;渴望家园的回归——世纪之交人文精神重建问题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8 孙文营;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困境与出路[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9 张春玲;对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关系的历史剖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10 李照修;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薛飞;“经济人”的德行选择与道德制度建设[J];长白学刊;2001年01期

2 杜时忠;制度德性与制度德育[J];高教探索;2002年04期

3 杨光飞;“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分合[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12期

4 曲正伟,杨颖秀;德行成本:学校德育低效问题研究的新视角[J];教育科学;2002年02期

5 郑向玲;我国学校德育:偏失、根源与改革思路[J];教育探索;2003年12期

6 张玉;论中西人性预设与社会治理模式中激励制度的建构[J];学术论坛;2004年04期

7 王文贵;一种解说:对败德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中州学刊;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琴;;浅论先秦诸子教育理论中的人性论——对儒家、道家、法家的人性观点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10期

2 孟立永;王贺锋;;孟子教育思想探析[J];延边党校学报;2009年04期

3 鲁挥,何宪平;论教育创新中的个性发展[J];卫生职业教育;2001年12期

4 戴茂堂;人性诚信与考试[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王坤庆;;关于人性与教育关系的探讨[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年03期

6 杨兆山;张海波;;基于人性论的教育学学科体系建构[J];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7 王金本;李艳峰;;“创造教育”的哲学审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5期

8 赵文钊;;人性向善——德育的价值预设[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S1期

9 雷娟利;管辉;;颜元的教育哲学——儒家教育思想背景下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张红霞;;人性·行为·理性——浅议学校制度设计的诸种假设[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森;;西方关于人的学说与教学动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王阳安;;董仲舒“教化”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张学强;;颜元与卢梭教育思想之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4 冯晓林;;儒家教育学说的逻辑起点试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顾春;;试论陆九渊教育哲学与禅宗关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李国钧;;论明清实学教育思想的发展与理学教育的终结[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郭法琦;;重视西方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历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8 郑国铎;;对马斯洛学生主体性思想及其活动论的评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徐嵘;;夸美纽斯和卢梭“适应自然”教育思想之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黄明喜;;儒学教育社会化简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著名哲学家 涂又光;教育如何顺应文化建设要求[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尚致远;问题之源与方法之镜[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思想史》,郭齐家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在化不在性——王充论教育的作用[N];中国教师报;2003年

4 杨司乾;向孔子学教改 育学生使“成人”[N];黄石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文华;老子思想的教育价值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朱新卓;本真生存与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张小勇;维柯教育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周宏芬;教育正义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美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吗?[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万和;人性论与教育价值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爱闻;人性论视野下的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展观反思[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刚;人性论视野下的教育惩戒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曹永国;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教育目的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杨涛;论宽容教育[D];河南大学;2007年

7 郭从芹;戴震的教育心理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赛艳;董仲舒教化思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欧阳卿;王船山的教育伦理思想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何伟强;关于教育管理人性理论的反思与建构[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2090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2090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4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