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论与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
本文关键词:系统论与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
更多相关文章: 系统论 信息化应用 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应用 学校教师 学校教育信息化 教师专业发展 技术支持 保障因素 具体应用
【摘要】: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系统的组成,阐述了学校信息化应用系统包括核心环节层、基础因素层与保障因素层,指出了基础因素层与保障因素层中各个要素的内容和对推动学校信息化应用的作用,指出了学校信息化应用系统核心层的具体应用,详细阐述了学校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方法。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政府对学校信息化环境设施建设也越来越重视,为学校教师配备计算机,做到学校教师人手一机;为学校所有的教室、专用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并不断改善学校的网络配置,大大改善了学校的信息化硬件环境;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对学校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祖琴;;继承与超越:从“校本培训”到“校本研修”[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振学,刘和甫,黄志龙,郝石生;吐哈盆地亚含油气系统划分及评价[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2 陈传康;区域综合开发理论的元科学与操作性结合的定性系统分析[J];系统工程;1992年01期
3 张黎,马静萍;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与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J];高等农业教育;2002年10期
4 刘景泉;结构思想、结构主义与结构辩证法[J];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5 曹景伟;萨马兰奇改革传统奥运模式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哲学思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6 黎启全;建构生命美学理论体系的力作——评《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2年03期
7 季国清;当世界不能世界化时人是什么?[J];哈尔滨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8 魏仁兴;从决定论思维到复杂性思维的过渡[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宋践;也论教育现代化[J];江海学刊;1998年05期
10 辛安娜,李志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复杂性分析[J];经济师;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田鹏颖;;21世纪:社会技术的世纪——为后弗兰西斯.培根计划时代而计划[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田鹏颖;;21世纪:社会技术的世纪——为后“弗兰西斯·培根计划”时代而计划[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向红;江苏沿海滩涂开发、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2 闫敏;企业系统演化复杂性与企业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何燕;企业物流系统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徐长春;国际政治的逻辑[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5 刘淑娜;论道德教育的生命理念[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春红;西北地区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7 王子龙;中国装备制造业系统演化与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8 柴娇;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9 关伟;企业技术创新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10 陈华森;个人与社会[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晓岚;企业技术创新行为非线性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福州大学;2002年
2 李有贵;制度创新机制论[D];中南大学;2002年
3 余德贵;复杂农业系统资源优化配置系统分析及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4 刘振;技术创新自组织系统理论及其应用[D];广西大学;2003年
5 赵连明;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信息集成服务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6 姚文帅;系统论对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丰富与发展[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7 施嘉;新时代汽车内饰设计研究——新的技术和人文条件下汽车内饰设计的趋势[D];清华大学;2004年
8 徐美娥;翻译中文化信息传播的失真[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赵永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系统分析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王真;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企业组织和谐变革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小山,严先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的思考与探索[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2 金岳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培训范式的转换[J];教育探索;2004年08期
3 肖成全;校本研修的需求期待与机构培训的职能嬗变[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兴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联系”学说[J];社会科学研究;1980年04期
2 沈玉春 ,杨明;科学的发展与哲学的改变[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0年03期
3 王兴成;苏联学者讨论辩证法和系统方法的关系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7期
4 B.辛卡鲁克 ,范习新;科学知识数学化的哲学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12期
5 B.扬瓦列夫 ,东林;从普通系统论角度看基本经济规律的结构[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6 王兴成;;系统科学的兴起[J];人民教育;1980年01期
7 王极盛;;心理学成果与认识论[J];教学与研究;1980年02期
8 梁中义;全局和局部的辩证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6期
9 陈良瑾;系统论与辩证法[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1年03期
10 怀冥;喜读《古典诗律史》[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爱国;林大扬;彭苏萍;;聚煤作用系统论和系统分析[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2 雷东升;;非金属矿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李泊溪;;对发展的系统思考[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4 张沁文;刁惠文;周卫民;;产业结构等衡与投资优化的决策分析[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5 高军;;系统输出余弦定理、案例及应用[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6 郑遇悦;;二十一世纪模型转换和新医学系统论[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7 郭何生;;辞典及百科全书的结构调整[A];中国辞书论集1999[C];1999年
8 李锦全;;朱熹对儒家思想哲理化的贡献[A];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9 何海燕;李习彬;高军;;面向知识经济的政府管理组织系统结构与运行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10 杨晓鹏;;系统动力学在区域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中的应用——以青海省为例[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施如海;为证券电子商务平台定位[N];中国证券报;2000年
2 中共中央党校 张蔚萍;一把开启现代企业竞争之门的钥匙[N];河北经济日报;2000年
3 记者 郑黎;电子商务 煽热宁波[N];经济参考报;2000年
4 黎斌 许景云;系统论对企业制度创新的启示[N];金融时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宋鸿刚 王保平;提升全民信息素质[N];人民邮电;2000年
6 戴建兵 张蔚平;链接古代经典兵法与现代企业运作[N];新闻出版报;2000年
7 哲育;《论西部大开发》[N];新闻出版报;2000年
8 ;儒学大师董仲舒[N];中华新闻报;2000年
9 迟旭升 侯海平;我国会计目标的定位[N];中国财经报;2001年
10 ;公路工程招投标的信息化管理[N];中国交通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谦;ERP工程中信息平台与管理平台匹配理论及能力评测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薛莹;旅游流的区域内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赵凤琴;吉林西部土地生态环境安全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刘艳茹;语言的结构之思[D];吉林大学;2005年
5 赵效为;大学城与城市互动发展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6 高清东;复杂供矿条件矿山技术指标整体动态优化系统及应用[D];北京科技大学;2005年
7 冯永田;区域科技资源配置与使用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吕洁华;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9 李明;山东半岛沿海县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D];山东大学;2005年
10 陈雅兰;原始性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洪刚;移动电子政务系统中知识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实现[D];广东工业大学;2002年
2 蒋国仁;船舶安全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D];上海海运学院;2003年
3 袁远明;武汉城市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4 冯晓鸣;论知识经济下我国传统私营中小企业的应对策略[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5 刘森;江苏省建设集团公司管理信息化规划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6 赵磊;物流机电产品网络化市场开拓支持系统研究与应用[D];重庆大学;2003年
7 史宇清;水利信息领域中间件技术的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8 吴义军;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信息化中的若干非技术因素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9 李伟;海事系统智能决策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10 李长征;IT治理及其架构模型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117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21179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