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众教育观念及其心理建构
本文关键词:论公众教育观念及其心理建构
【摘要】:公众教育观念是一个观念群,它包含了社会大众对教育各方面的认识和看法,而且有不同的存在形态。由于教育观念既是制度、理论形态的,同时也是社会心理形态的,为了更好、更有效、更深入地研究教育观念,应着重从心理层面着手。文章试图从区别人们容易混淆的教育概念与教育观念开始,进而弄清教育观念的实质以及特点,并通过相关文献的归纳,总结现有的教育观念形态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最后介绍了构成教育观念结构物的几个要素:文化习染、知识影响、个人建构。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学心理学研究项目(08SXY001)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公众的教育观念是社会公众在当前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以社会心理形态表现的意识形态,在这里的公众意识指社会大众,主要是教师、家长、学生三个显性群体,同时也有一些隐性群体,如教育理论者、教育行政人员等,这些人一方面由于是一些特殊群体里的成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角色,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晓晖,庞丽娟;国外父母数学教育观念研究进展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2 易凌云;论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理论基础[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3 易凌云,庞丽娟;教师教育观念:内涵、结构与特征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4 俞国良,辛涛;社会认知视野中的家长教育观念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03期
5 石中英;波兰尼的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6 高潇怡,庞丽娟;论教师教育观念的作用[J];教育科学;2003年02期
7 李召存;关于教育观念的理论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6期
8 易凌云;;论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过程——兼论教师个人教育观念形成过程中的教育行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09期
9 蔡笑岳;于龙;;我国公众教育观念研究[J];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10 李凌艳;国外父母教育观念研究综述[J];学前教育研究;199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志超,张敏;基于知识的沟通方式有效性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毕红星;试论体育教师个体主观教学观念的转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阮永福;杨勇杰;;对“缄默知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4 江岳军;孙小荣;金玛莉;;1~3年教龄的新教师成长的策略探析[J];成才之路;2008年31期
5 陈大伟;教师的专业生活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兼谈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余志芳;;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3期
7 王月玲;;从默会知识视角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J];成功(教育);2010年06期
8 陈冬松;;地方高校师生发展性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9 都冬云;;师范生说课问题成因:基于波兰尼缄默知识理论的分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10 方红;;缄默知识: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性智慧[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春霞;张启良;;隐性知识与军校学报编辑能力的提升[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Ⅳ)——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5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克文;钟晓媛;;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观的重构[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靖国平;教育的智慧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邵陵;反省与求证:四川藏区教育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王亚杰;基于集成的学位质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张建琼;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杜林致;认知归因的文化背景及其差异性[D];南开大学;2002年
7 段素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公共基础教育改革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魏薇;小学阅读教学的生活体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谢翌;教师信念:学校教育中的“幽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周福盛;教师个体知识的构成及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明伟;小学英语教师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庄凤;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智慧基本问题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郭猛;兰州城区大班幼儿家庭教育现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传金;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攀峰;试论当代课程知识观的新发展及其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卫;企业家文化背景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7 张莉;当前家长教养观念错位现象及纠偏策略[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李辉;幼儿教师儿童观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胡朝兵;家庭教育资源结构、特点及其与小学生心理素质关系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付丽和;论教师教育的教学个性[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涛,申继亮;论教师的教育观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2 郝德永;试论教育观念现代化——兼谈教育观念的偏狭、扭曲及转换[J];东北师大学报;1997年04期
3 易凌云,庞丽娟;教师教育观念:内涵、结构与特征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4 刘学惠;国外“教师思想研究”评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年05期
5 J.索尔蒂斯,闵家胤;论教育哲学的前景[J];国外社会科学;1984年03期
6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1期
7 屈卫国;教师教学效能感与教学效果的关系[J];教育科学;1999年04期
8 李召存;关于教育观念的理论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6期
9 俞国良,辛自强;教师信念及其对教师培养的意义[J];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10 庞丽娟,叶子;论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关系[J];教育研究;2000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雪梅;;浅议新课程下教师的教育观念[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高峰;尹正超;;浅析家庭教育现象 树立正确教育观念[J];阅读与鉴赏(中旬);2011年04期
3 黄娟;;浅谈新课程下的美术课堂教育[J];学周刊;2011年29期
4 张声远;;不同教育观与学生学业负担[J];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12期
5 黄志强;;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探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年06期
6 陈军华;;更新教育观念视角下高校电子政务教学的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08期
7 姚彦;;用爱心育人,转化“问题学生”——浅析“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年08期
8 周东洁;;拉动所谓的“后进生”与班级平衡发展[J];文理导航(中旬);2011年09期
9 崔兰英;索江华;;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初探[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10 白生有;;对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J];陇东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哲;;当教学遇上信息技术[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陈苏;;浅谈艺术设计教育的几个问题[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张方洪;王振林;;力学师资队伍培训工作的探索与实践[A];海峡两岸力学教学—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4 张荣科;崔薇;;新媒体与基于公众的科技传播之实践探析[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荣科;崔薇;;新媒体与基于公众的科技传播之实践探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6 赵新桂;;论教育观念的转变与实施素质教育[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7 高玄_g;;地貌基本形态的主客分类法[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王劲松;Erling Nielsen;;火星电离层的基本形态[A];第十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9 吴效明;岑人经;贺继刚;袁支润;;肺癌介入治疗中自然灌注区的意义及其基本形态[A];第七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洪瑾;;公众需求导向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思考[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翠日;需删改的是教育观念而非教材本身[N];中国商报;2011年
2 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 田建国;教育观念关乎培养什么样的人[N];人民日报;2010年
3 吕斌;赤峰市农民教育观念昔与今的变化[N];赤峰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刘继安;这五年,教育观念变化最大[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许林;期望更高 期待更多[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刘继光;从规范办学行为谈教育观念的转变[N];江苏教育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赵海霞 实习生 伍智敏;教育观念 时刻刷新[N];东莞日报;2009年
8 张廷武;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观念要先进[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时晓玲;进行一次教育观念的大变革[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朱恩萍 王洪成;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观念的转变[N];伊犁日报(汉);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洪启;教育观念的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4年
2 吴士新;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3 王菡薇;方法与对象[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淑俊;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政治基础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贺文荣;中国古代书法教育的结构与形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周贵礼;论当代教师思维方式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永英;幼儿教师儿童学习观变革之路探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孙杰远;教育促成人力资源生长:西南三地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董海军;转轨与国家制度能力研究:一种博弈论的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10 王甲成;政府成长论[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观念的变迁[D];聊城大学;2010年
2 成泽卿;浅论我国高校公共音乐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3 成莉莉;论中国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公众政策参与[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华;新时期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5 李海芳;大学教师教育观念的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6 王烨芳;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的师幼互动[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洛丹;母亲的教养方式与儿童数概念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沈丹丹;科教电视节目的传播观念和教育观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郭兰英;公共新闻在我国的现状及前景分析[D];郑州大学;2006年
10 刘利丹;家长关于早期教育相关问题观念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14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21402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