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国外“学生评教”的成功经验——以澳大利亚的CEQ和日本KUSFC的SFC-SFS为例

发布时间:2018-01-05 00:10

  本文关键词:国外“学生评教”的成功经验——以澳大利亚的CEQ和日本KUSFC的SFC-SFS为例 出处:《外国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学生评教 澳大利亚 课程经验调查 日本 学生、教职员交流机制


【摘要】:不论信奉何种教育哲学,"学生评教"都有它的积极意义。作为全国水平的澳大利亚学生课程经验调查(CEQ)和作为院校水平的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湘南藤泽校区(SFC)的学生、教职员交流机制(SFS)的成功就在于:学生评教的实质不是"学生评价教师"而是"学生评价教学"。同时,全国水平的"学生评教"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指标的制定,而院校水平的"学生评教"则必须关注评教结果如何利用。
[Abstract]:No matter in what kind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eaching has its positive significance." as the national level of the Australian students experience survey (CEQ) and as a college level Japanese Keio University Shonan Fujisawa Campus (SFC) students, faculty exchange mechanism (SFS)'s success lies in: the essence of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eaching not "student evaluation of teachers" but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each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level of "students' evaluation of teaching" the first problem is the development of indicators, and the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assessment of teaching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how to use th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results.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561.1;G531.3
【正文快照】: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普遍展开,学生评教在各高校普遍而广泛的实施。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有学者指出,学生评教往往成为学生代人评教,其形式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常常被误用为教师管理的手段,制度设计存在漏洞。[1]同时也有学者表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潘艺林;“学生评教”信奉什么教育哲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2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关辉;赵海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提高高校教学质量[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潘艺林;;教授自律才能保证教育质量[J];复旦教育论坛;2007年02期

3 滕清秀;;“学评教”机制的博弈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7期

4 叶飞;;学生评教:究竟信奉哪种教育哲学?[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10期

5 闫志明;张光旭;张立新;;影响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因素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洋;基于个案调查的学生评教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静;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师生关系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论丛;2003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军;高校学生评教的有效性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科莉;;澳大利亚制定新的《全国学校安全框架》[J];基础教育参考;2011年11期

2 一帆;;澳大利亚国家评估项目(NAP)[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年08期

3 罗婕;;澳大利亚教育视角——A Window of Education from Australia “What you give out is what you really have.”[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6期

4 汤颖;;学生评教有效性质疑与分析[J];中国教师;2011年15期

5 隋春玲;张爱珠;;高校学生评教的问题、原因与优化[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7期

6 玛丽·黑森;吴忠周;;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J];外国教育资料;1998年01期

7 ;澳大利亚确保儿童和家庭网络安全的新举措[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1年Z3期

8 张建珍;;澳大利亚《可持续发展课程框架》的特点与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04期

9 王春华;沈超;;澳大利亚《全国教师专业标准》述评[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6期

10 赵凌;;教师教育何以优质高效:澳大利亚的经验[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侯爱民;;学生评教的心理效应及其对策[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2 马艳云;;澳大利亚教育质量监测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杨红霞;;公平与效率:澳大利亚政府对非政府学校的资助[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房超;刘凤娥;;澳大利亚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专业化建设的启示[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5 ;与时俱进,,推动我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发展[A];北京高校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文集(第一辑)[C];2004年

6 杨应元;;民办教师评价体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7 娄秀红;李旭珊;刘翼灵;;浅谈澳日两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及其启示[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殷雪萍;;不同文化背景烘焙下的教育形态[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云南省昆明地区、德宏族地区、大理白族地区1400名中小学生学习能力测验调查报告[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下)[C];198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屠建平;学生评教科学吗?[N];文汇报;2003年

2 ;“学生评教”能否担此重任?[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严卫林;让家长和学生评教“悠着点”[N];中国教师报;2005年

4 魏顺政;学生能否评价老师?[N];文汇报;2004年

5 李玲玲;澳大利亚:孩子在家上学也不错[N];中国社会报;2006年

6 本报驻澳大利亚记者  李景卫;澳大利亚 放假就是放假[N];人民日报;2006年

7 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 贾丽亚;澳大利亚访学见闻[N];无锡日报;2007年

8 啸天 译;澳大利亚移民学生成绩最好[N];中国教师报;2006年

9 卧松 译;澳大利亚欲重振本国历史教育[N];中国教师报;2006年

10 熊幼芳;澳大利亚教育制度让人耳目更新[N];孝感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树德;当代课程改革成功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冯国平;跨国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熊建辉;教师专业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江洋;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预期性、发展性及差异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莉颖;双语教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佳;澳大利亚TAFE学院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郎伊朗;澳大利亚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纪湘懿;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4 罗爱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澳大利亚外语教育政策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霍枫;澳大利亚教育输出策略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德良;学生评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孙浩;高中学生评教网络化的探讨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凌朝霞;澳大利亚“教育专业标准运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徐雯;校本管理的国际比较研究——美国、澳大利亚和香港校本管理实践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陈馨;中澳现代远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80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380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b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