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对教育变革的影响
本文选题:教育变革 切入点:消费主义 出处:《复旦教育论坛》2009年02期
【摘要】:消费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行,最终催生了教育变革的消费主义倾向。以至于,消费主义常被用来描述近年来教育变革发生的重大变化,教育的质量由顾客来定义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在消费主义强大的影响力面前,教育变革面临以学生为本或以真理为本的困惑,面临经济合理性与教育自身逻辑相冲突的考验,面临课程适应学生或学生适应课程的困惑,以及强化学生的是非观或成败观的困惑。走出消费主义的误区,教育变革才有希望。
[Abstract]:The widespread popularity of consumerism in the world eventually gave birth to the consumerism tendency of educational reform.Therefore, consumerism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the major changes that have taken place in educational reform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call for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o be defined by customers is rising day by day.In front of the powerful influence of consumerism, the educational reform faces the confusion of student-based or truth-oriented, the test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economic rationality and the logic of education itself, and the bewilderment of adapting the curriculum to students or students.And to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view of right and wrong or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confusion.Walk out of the misconception of consumerism, educational reform just has hope.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高教研究所;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校教育的消费主义倾向与对策”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为DAA060087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施晓光;西方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2 潘艺林;;牺牲质量,谈何权益——消费主义教育价值观评析[J];学术界;2006年02期
3 房剑森;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发展与中国的选择[J];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飞;电子政务对中国行政管理模式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9期
2 徐国庆;作为意识形态的学校与职业教育课程的学问化[J];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34期
3 唐勇;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黄华;;美国赠地学院创立的当地经济因素浅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5 潘懋元,刘振天;发挥大学中心作用 促进知识经济发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6 王端庆,于永华,毛国红,李家新,曹大文;国内外加强高校教学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新进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田海洋;於荣;;论地方高校的大学精神[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张烨;我国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矛盾及其对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赵为,栾培新;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益[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王正福;确立教师在大学学术管理中的主体地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贵华;;对大学学术合理性的追问——从“知识本位”、“关系本位”到“生态本位”的确证[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冯建军;;社会公正与教育公正[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任颖;裘伟廷;;基于Internet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郑宏;;本科通识教育改革后教育质量管理探索——实施两阶段分流制[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5 陈小红;;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方法与高等教育科学建设[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6 彭拥军;;高等教育功能研究的反思[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7 万力维;;教育中,究竟是什么在妨碍创造[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8 荀振芳;;学术自律视角中的学术自由[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9 米俊魁;;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法治化初探[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10 王恩华;;我国大学学术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一个治理视角[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柯佑祥;民办高等教育盈利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卢晓中;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1年
4 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张华;经验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9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绍芬;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倪胜利;中学民主教学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瑞;论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姚建根;论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与成本个人分担[D];浙江大学;2001年
5 魏腊云;高等教育产业化及其价值取向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6 孙忠铭;市场经济中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7 刘金磊;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8 李琼;教育技术的变迁与高等教育大众化[D];湘潭大学;2002年
9 肖晓春;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10 何雪莲;大学理想:追求完善人格[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中建;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框架[J];全球教育展望;199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马艳云;郑众;;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西方社会问题》[J];读书;1981年04期
2 冷余生;;试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J];教育发展研究;1982年03期
3 P.扎姆佩蒂,黄育馥;西方的新思想[J];国外社会科学;1984年04期
4 陈桂生;;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教育和政治关系的基本思想(下)——兼论研究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方法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4年04期
5 郭连方;教育技术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5年03期
6 雅;教育变革的五种趋势[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7 潘桂珍;;当代苏联文学中的道德探索[J];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04期
8 王玉波;消费生活方式刍议[J];天津社会科学;1986年06期
9 满辅英;世界教育发展趋势与沿海高教的对策[J];高教探索;1986年04期
10 唐凯麟;;科学技术革命—人—道德[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兴莲;;创新教育观念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多巴教委素质教育一瞥[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2 米忠诚;;中学共青团工作德育功效的理性思考[A];“面向新世纪的青年与青年工作”征文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肖斌衡;;推进基础教育的发展教师培训院校必须进行改革[A];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4 杨金海;;全球化:历史的进步作用及其代价[A];透过互联经济体系创造财富——第12届世界生产力大会北京阶段会议文集[C];2001年
5 黄先蓉;;数字时代我国编辑出版学教育变革的思考[A];新时期编辑活动特点探讨——中国编辑学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选[C];2001年
6 陆琦;纪丽霜;常永吉;王义江;;面对加入WTO后对成人教育的挑战[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7 杨建滨;;后记[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8 杨俊一;;生存方式的价值冲突与人文精神的反思[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杨小微;;美日教育本土化变革的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10 赵玲;;节俭还是奢侈——资本主义起源的消费精神透析[A];首届国际道德哲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蒋荣昌;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形态的转折[D];四川大学;2003年
3 王慧;中国电视商业广告文化价值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杨慧文;变革中的教师教育范式:海峡两岸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儒年;《申报》广告与上海市民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6 程箐;20世纪90年代女性都市小说与消费主义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雪蓉;以美国模式为趋向:中国大学变革研究(1915—1927)[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兴桥;消费异化与消费伦理[D];吉林大学;2004年
9 陈叙;20世纪90年代中国报纸副刊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姜华;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D];黑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坚;西方现代广告:商品拜物教的传教士[D];暨南大学;2000年
2 闫春梅;关于教育创新的理论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立志;对报纸泛视觉化倾向的思考——90年代报业文化大众化评析[D];暨南大学;2001年
4 冯国强;略论大众文化对青年价值观及生活方式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范小玫;消费主义及其对美国当代社会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1年
6 郝红英;九十年代中国文化中的怀旧倾向[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胡永辉;[D];郑州大学;2002年
8 庞振超;关于我国民办教育当前发展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9 徐庆;论素质教育的时代性[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10 郑微波;文艺批评与传播媒介[D];重庆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7066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706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