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诗意与诗意德育的建构
本文选题:诗意德育 + 诗意言说 ; 参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13期
【摘要】:诗意德育是弥补知性德育的不足而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正确认识其基本内涵与理论根据,是进行诗意德育理论研究的起点和实践操作的基础。在工具理性的视阈,德育成为社会规则教化的同义语,丧失了应有的诗意魅力。从实践美学的角度审视,德育的诗意实质就是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本真化、人的社会化与社会的向善化以及自然与社会的审美化。所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建构诗意德育,就是要从本体论的高度尊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采用有魅力的言说方式,让德育富有生命的质感和活力。
[Abstract]:Poetic mor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to remedy the deficiency of intellectual moral education.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its basic connotation and theoretical basis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of poetic moral educ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moral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synonym of social rule education and lost its poetic charm.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ractical aesthetics, the poetic essence of moral education is the naturalization of man and the essence of nature, the socialization of man and the goodness of society, as well as the aesthetic appreciation of nature and society.Therefore, to construct poetic moral education from two aspect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s to respect the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charact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ntology, to make moral education rich in the sense of life and vitality.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陕西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资助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新诗教实验研究”成果(项目编号FHB050605)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大春;梅洛-庞蒂哲学中的诗意之思或非哲学倾向[J];文史哲;2005年02期
2 徐碧辉;从实践美学看“生态美学”[J];哲学研究;2005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力丹;健全自律机制 内化传媒人职业角色[J];电视研究;2004年01期
2 漆丹;;我国股份公司股东表决权信托的法律效力[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武任恒;人文主义的职业教育价值观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16期
4 陈正华,贺轶玲;论道德交往与学校道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徐孝霞;道德情感教育中的“同情”与“移情”[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夏金艳;;儒家德育思想对当前德育的借鉴意义[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刘长贵;陶行知生活德育理论的当代价值[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郭兵;;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提升高校学生素质[J];甘肃农业;2006年11期
9 唐湘宁;试评价值澄清模式[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10 唐湘宁;对培养中国大学生民主精神的两点建议[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文静;学校道德责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庆;哈耶克自由经济、社会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闫顺利;过程视域中的发展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07年
4 陈焰;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甘剑梅;德育现代性的哲学论辩[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周芸;新时期文学跨体式语言的语体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孙先英;论朱学见证人真德秀[D];四川大学;2005年
9 张坊;领导者德才素质及岗位匹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菁;南宋四洪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德志;庄子的技术观对现代技术发展的启示[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2 王岳;技术哲学视野下教育技术的价值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贾婕;论乌托邦范畴的人文价值[D];山西大学;2007年
4 李彰玲;繁华梦续六十年[D];同济大学;2008年
5 黄熙雯;现状、延展、未来[D];厦门大学;2007年
6 苏磊;物流企业人力资本价值提升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7 刘刚;中小学德育中的反德育现象及解决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金昌;吕贝尔马克思学“三大观点”评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9 修yN;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汉字书写水平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科;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宋生贵;人类生存的诗意之源——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美学建构[J];思想战线;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方喜;人生意义的诗意彰显─—古诗十九首人生主题的生存本体论解读[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2 伍世昭;90年代文化语境中的诗歌边缘化[J];惠州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3 刘支宇;通向语言之路——海德格尔语言观管窥兼与语言哲学比较[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4 殷满堂;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诗意言说方式[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5 朱庆华;赵树理创作对先进生产力的诗意言说[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吕艳;《七哀》、《三良》:王粲人生的诗意言说[J];齐鲁学刊;2005年02期
7 谢龙新;论精神冲突中诗人的处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陈良运;;现代汉诗语言三说[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沈卫;;助长型师生关系: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石[J];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05期
10 钟华;;“言道的悖论”及其超越——《庄子》话语策略新探[J];学术月刊;2006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叶世祥;20世纪中国审美主义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刁生虎;生命哲思与诗意言说[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霞;女性寓言的诗意言说——论关锦鹏的艺术电影[D];西北大学;2003年
2 王洪辉;诗化世俗:汪曾祺小说的文化精神[D];吉林大学;2004年
3 任华东;诗意言说:透射幽暗的亮光[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691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769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