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重庆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缺失与对策探析

发布时间:2018-06-08 22:49

  本文选题:重庆农村 + 留守儿童 ; 参考:《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是新时期的希望工程。地处中国西部的重庆,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现状使重庆农村出现了235.2万留守儿童。重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折射出了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缺失。重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加强学校教育是重要途径。
[Abstract]: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rural areas is a hopeful project in the new period. Chongqing, located in the west of China, has 2.352 million left-behind children in the rural areas of Chongqing. The problems in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s education in Chongqing reflect the absence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in school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schoo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ducation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in Chongqing.
【作者单位】: 长江师范学院;
【分类号】:G5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允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玉娜;孙玉艳;;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7期

2 李峰;;新农村建设视野中的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7期

3 吴明永;;构建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体系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曹汉林;谭有模;;农村幼儿期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10期

5 陈念生;夏亚华;;现阶段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失研究[J];消费导刊;2008年02期

6 王建民;;农村小学生“低龄寄宿”现象的成因、影响与对策[J];创新;2010年02期

7 尚慧;;浅析留守儿童保护的难点[J];法制与社会;2010年07期

8 马润生;尹书强;;论社会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介入——契合性、困境与途径探索[J];黑河学刊;2008年06期

9 张丹;;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和行为问题现状及对策探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叶仁荪;曾国华;;国外亲属抚养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能福;甘肃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王颖;湖南省部分农村儿童早期问题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张莉;长治市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情绪及行为问题现状调查[D];中南大学;2009年

4 唐艳云;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彭喜春;湖南省农村6岁以下留守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D];中南大学;2008年

6 张梅;农村留守儿童道德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项玉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8 宋小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徐文娟;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现状及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赵艳杰;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祖云;社会转型与社会流动:从理论到现实的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2 梁胜;关注农村“留守综合征”(上)[J];农家参谋;2004年08期

3 庞文;关爱农村"留守孩"[J];社会;2004年12期

4 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来自湖南、河南、江西三地的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09期

5 李秀英;农村“留守学生”调查与思考[J];中国妇运;2004年10期

6 李金涛;农村“留守孩现象”亟待关注[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健强;申利丽;;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 构建“留守儿童”监护网[J];教学与管理;2007年04期

2 姚云;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07期

3 相梅;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全国千万“留守儿童”需关爱[J];校长阅刊;2004年10期

4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年01期

5 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6 ;声音[J];班主任之友;2004年07期

7 王玉琼 ,马新丽 ,王田合;留守儿童 问题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抽查[J];中国统计;2005年01期

8 冯建,罗海燕;“留守儿童”教育的再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张春玲;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关怀[J];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10 胡龙霞;黄楚本;;中国隐隐的痛——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刚;;小心,学生“自杀性”行为[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王万章;崔学勤;王路;;老年学校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思路[A];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C];2008年

3 ;电影为学校教育服务任重道远[A];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C];1999年

4 穆威;;浅析遵义市“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原因[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胡辛人;;关于写作《浅论华中敌后的干部学校教育》一文的几点体会[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第二届年会纪念特刊[C];1985年

6 王立平;;宝鸡历史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A];“宝鸡历史文化与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李光辉;;新时期学校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A];2004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4年

8 史新琼;;浅谈教育科研档案管理[A];新时期档案工作论文集[C];2005年

9 雷声;;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探讨[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琳;;浅议贵州省“扶贫”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贾欧宏 靖远县中堡中学;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N];白银日报;2009年

2 记者 高爱华;共撑一片爱的绿阴[N];牡丹江日报;2005年

3 茆琛;重庆:“代理家长”为留守儿童“还原家庭”[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4 本报记者  高定一 实习记者 岳丽娟;关爱“留守儿童”关注未来的农村建设[N];湘声报;2006年

5 王虎 谢祥涛;“留守孩子”问题多多[N];保定日报;2005年

6 邵淑娟;杏花留守儿童受关爱[N];鸡西日报;2007年

7 刘鹏程 (作者系进贤县张公镇中心小学校长);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天空[N];南昌日报;2007年

8 汉阴县铁佛中学 冯友松;农村留守儿童品德教育的缺陷与对策[N];安康日报;2008年

9 罗敏 高爱华;“留守儿童”,,留下了什么?[N];牡丹江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赵新颜;谁能给“留守儿童”一个家[N];新乡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姜月;遮蔽与解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谢翌;教师信念:学校教育中的“幽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胡玉萍;教育文化与学校教育[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周志平;学校教育中的知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彩霞;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琴;学校教育中师生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燕;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2 李取勉;清代山东学校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陆倩;新电子语言能力的学校教育与社会应用:发展性评估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4 赵玉泉;学校教育的新使命——学习型社会视野下的学校教育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赵永进;梁启超的学校教育思想和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术;论特殊儿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邬定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许世华;中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楚红娟;家长“教育参与”的公益性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晓玲;教育视野下的儿童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975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9975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2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