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其出路
本文选题:农民工子女 + 教育问题 ; 参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2期
【摘要】:农民工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力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使得这一阶层越来越受瞩目,随之而来,他们的子女教育问题也不断突显。农民工子女在教育环境和教育师资等方面存在着众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农民工子女接受正常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也需要调动社会的力量,同样也离不开农民工以及子女自身的努力。只有解决这一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统一。
[Abstract]:Migrant workers are an important force in urban constru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 large numb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transfer to the city makes this clas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ollowed by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problems are also constantly highlighte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and teachers for the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which seriously affect the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to receive normal education, especially compulsory education.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need the government's policy support, the mobilization of social forces, as well as the efforts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eir children. Only by solving this problem can we better promot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ontribute to social harmony and unity.
【作者单位】: 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邓美娇,罗志坚;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省思[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5年01期
2 莫怡文;权利的贫困——浅谈农民工子女教育困境的原因[J];台声.新视角;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冯绮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综述[J];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06期
2 华灵燕;;义务教育阶段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综述[J];中小学管理;2006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庆涛;论平等受教育权[D];山东大学;2007年
2 邹彬;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湘毅;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4 鲁化堂;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廖水根;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管理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6 肖谦;株洲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汪明;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兵;也谈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在北京市西城区丰盛街道调查所见[J];人口与经济;1980年03期
2 沈家鲜;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青少年的教育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倪武林;少年期学生身心发展的一些特点与教育问题[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80年01期
4 ;力争八十年代我区教育事业有个大发展[J];宁夏教育;1980年01期
5 ;宁夏教育学会成立[J];宁夏教育;1980年01期
6 苏真;日本广岛大学大学教育研究中心[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7 李仲涟 ,刘绍莲 ,赵卓群 ,肖声馥;关于超常儿童王昂的调查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1期
8 崔柳舒;关于幼儿教育问题之浅见[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9 金德泉;日刊介绍日本教育存在的奇怪现象[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10期
10 宫坂广作 ,辛华;对现代教育的批判性探讨[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土地管理与科学组讨论情况汇报[A];中国土地学会1987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87年
2 戴自俺;;我们今天还迫切需要陶行知——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3 李惠民;李田定;;“生活教育”理论和教育改革[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89年
4 侯怀艮;;试论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5 侯怀艮;;试论陶行知对中国教育问题的探索——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研究[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6 王树青;;面向廿一世纪的过程控制教育[A];1998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8年
7 孙成志;;海船驾驶人员海浪素质教育问题的探讨[A];中国航海学会海洋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海浪与船舶航行安全及防抗台风经验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梁梅芳;;健康教育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应用[A];中华护理学会健康教育研讨会暨讲习班论文集[C];2000年
9 徐正初;张万苍;;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教育[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10 屈建业;;对未成年人伤残鉴定和赔偿的思考[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袁振国;教育政策研究的新视野[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东民;现代女性不想早做妈妈[N];中国人口报;2000年
3 马淑琴;学重要讲话 重师德修养[N];中国石化报;2000年
4 记者 毕全忠 新华社记者 尹鸿祝;教育督导要针对社会关注的教育问题[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5 李朝晖;关注儿童教育问题[N];新闻出版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王德先;打工子弟学校现状堪忧[N];华夏时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王德先;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出路何在?[N];华夏时报;2001年
8 ;应正确认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N];安徽日报;2002年
9 胡玉顺;家庭教育父亲参与不够[N];中国妇女报;2002年
10 孙玲;教育——瑞典大选的热点话题[N];中国教育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晓利;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邵燕楠;走向“情境”与“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爱萍;美国“国际教育”:历史、理论与政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岳伟;批判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陶红;教育价值观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贺韧;儒家传统道德教育思想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小波;论教师的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敏;美国教育政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振改;教育政策的限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曾毅;20世纪中国语文教育批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翁可为;深圳市中小学独生子女人格现状及教育研究报告[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兰向春;中等专业学校数学教育问题及对策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刘剑虹;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办学体制改革的策略框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龙岳华;教育的沉重——由“减负”所引发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邓刚宏;论邓小平的教育思想[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陈艳;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投资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7 严桂泉;论信息时代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8 曹儒;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与语文教学改革[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9 吴兰平;教育系统及教育评价的复杂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10 张庆;中学生学业不良的非智力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0035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003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