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教学研究的文化向度

发布时间:2018-06-15 09:35

  本文选题:教学研究 + 研究取向 ; 参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10期


【摘要】:现代教学研究的多学科领域,拓展了教学研究的视野。通过对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种影响较大的教学研究取向的分析,发现它们都缺乏整体、综合的研究视野,有其自身无法突破的局限性。教学的文化本体存在决定了从文化角度研究教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从教学的文化生成视角对教学研究进行了文化适应性、跨文化比较、文化本土化、文化自觉等文化向度的思考,实现从学科视角向方法论视角的转向。
[Abstract]:The multi-disciplinary field of modern teaching research has expanded the visual field of teaching research.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philosophy, psychology and sociology, it is found that all of them lack the whole and comprehensive research field, and have their own limitations which can not be broken through. The existence of the cultural ontology of teaching determines the pos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studying teaching from the angle of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generation of teaching, the cultural adaptability,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and localization of teaching research are carried out.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other cultural aspects of thinking, from the subject perspective to the methodological perspective.
【作者单位】: 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系;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董标;教育的文化研究——探索教育基本理论的第三条道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3期

2 肖正德;;教学的文化研究:价值、进展与方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3 高凌飚;教师的教学观:类型与跨文化比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伟;浅析生物学科中人文教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陈淑媛;;强化“五观”意识,培养旅游专业应用性创新人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3 王义遒;;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中的“博通”与“专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谢忠明;;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过程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5 李建军;;从传统教案走向现代体育教学设计——对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钟华;郄捍列;;营造良好体育教学氛围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8期

7 聂文文;曹司雨;;我国女足裁判员的培养现状分析[J];搏击(体育论坛);2010年11期

8 韩光明;;课程改革我们追求什么——对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思考[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王振海;张立志;;浅析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作用[J];才智;2010年07期

10 何文思;;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模块化教学初探[J];才智;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吴晓玲;刘中猛;;论教学的彻底性:一种再建构的历史视角[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张爱民;;关注中学理科教学后课堂环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3 万军海;;中职学校课程改革应遵循的原则[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邓荣;江国栋;;高职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A];第二十届电工理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宋鸿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创新教育观念[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6 郭晓农;;浅谈遗传学教学改革[A];高等院校遗传学教学改革探索[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勤;中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杨跃;理性与躁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如密;教学美的价值及其创造[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龚兵;从专业协会到教师工会[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赵海涛;基于问题的校长培训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于源溟;预成性语文课程基点批判[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杨莉君;创造教育障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楠;基于课题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建梅;高中数学课堂互动现状调查与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韩盛华;建筑美术课程体系理论教学研究与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仇恒榜;高中现代散文阅读教学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戴轶;以“尊重”为价值取向的课堂文化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苇丽梅;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冷和平;高职医学院校人文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四海;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徐洁;本科院校内部质量管理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吴焕宝;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教学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时见;;全球化视域下多元文化教育的时代使命[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2 徐莉;何茜;;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走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3 张平功;论文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J];东南学术;2000年06期

4 迈克尔·舒德森,李贝贝;文化与民族社会的整合[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5年01期

5 萧俊明;文化与社会行动——韦伯文化思想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6 萧俊明;文化理论的兴起[J];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7 萧俊明;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理论与文化解读[J];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8 张平功;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阐释[J];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9 高凌飚;现象描述分析学与学习观、教学观的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吴黛舒;文化变异与中国教育的文化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辉;;教学研究范式的文化转换[J];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09期

2 张锡世;认真抓好教研教管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J];江苏教育;1993年Z1期

3 路世康;素质教育亟须构建教学研究新体系[J];北京教育;2001年08期

4 吴刚平;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的基本思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10期

5 王凤平;加强教学研究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J];现代技能开发;2003年12期

6 禄yN;;五年制专科(文科方向)现当代文学课教学探讨[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7 鞠阳;;《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6年S4期

8 ;小学毕业复习指导与检测 自然复习训练[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7年04期

9 肖正德;;教学的文化研究:价值、进展与方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10 李金华;马新凤;;论教学中的和谐效应与营造[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向锋;刘军;丁斗章;;《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建设探讨[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韩向东;陈德兴;;方剂学PBL课程建设探索[A];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陶格斯;;2009年上半年“蒙古族传统游戏棋牌玩法的教学研究”总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4 黎小兰;熊德虎;;关于民办学校校本教研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刘之春;张鑫;傅传国;;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教学的研究[A];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俊;罗韧;;“桥梁工程”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雷磊;;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生《循证医学》课程的教学实践[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周祖亮;;民族医学专业的医古文教学实践与研究[A];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陶格斯;;2009年上半年“蒙古族传统游戏棋牌、玩法的教学研究”计划[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10 任伟;赵俊阁;王志锋;;变抽象为直观:“形式语言与自动机”教学中的图论方法[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张皓;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下月开学上课[N];中华读书报;2005年

2 秦安县安伏中心小学 伏荷莲;谈学校教学研究与教育管理[N];甘肃日报;2009年

3 通讯员 张晓萍;国产数字内话系统用于民航教学研究[N];中国民航报;2009年

4 ;锡盟教学研究指导中心进入自治区一级教研机构行列[N];锡林郭勒日报;2007年

5 麻城市第二实验小学 李城兵;智慧教研:引领学生走上智慧之路[N];黄冈日报;2008年

6 山东省胶州市北关小学 王书友;唤醒“沉睡”的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刘熙;做一流教师创一流水平[N];云南日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张滢邋江苏省南京市东庐中学校长 陈康金 山东省茌平县教研员 靖恒海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 高德胜;怎样才能取到教学改革的真经[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徐向军邋曹菊影;让教师愉快地“研”起来[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湖北省谷城县谷城一中 孙国琴;信息时代的教学研究[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启才;汉代奏议的文化意蕴与美学阐释[D];复旦大学;2004年

2 周水涛;论新时期乡村小说的文化意蕴[D];武汉大学;2003年

3 沐金华;论战争背景下的40年代女性小说[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明坤;李涵秋小说论稿[D];扬州大学;2008年

5 李定春;观念与文学的双向“形塑”[D];苏州大学;2009年

6 姜志明;中国体育教学的文化反思[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7 魏永红;外语任务型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郭茂全;新时期西部散文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李宏复;枕顶绣的文化意蕴及象征符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王明博;多元与边缘[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对19世纪中叶法国油画中女性形象转变缘由的探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崔微微;唐代曲江诗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月琴;宋词“女性化”审美意识[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谢伦浩;副语言的文化意蕴[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莹;论九十年代文化散文[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吴志凌;事死如生[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蔡之国;论林语堂小说的文化意蕴[D];扬州大学;2002年

8 汤新星;旗袍审美文化内涵的解读[D];武汉大学;2005年

9 刘丽;中国吉祥图案的衍变及其文化意蕴探究[D];吉林艺术学院;2007年

10 张岗;《玄怪录》的文化意蕴及艺术成就[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21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021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d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