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论中国大学生的孤独感及其应对

发布时间:2018-06-15 15:00

  本文选题:大学生 + 孤独感 ; 参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02期


【摘要】:通过对国内有关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回顾,发现中国大学生孤独感的流行率较高,且孤独感的存在会对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构成威胁。基于此,文章结合国内已有的研究探讨了引起大学生孤独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就减轻大学生孤独感提出相应建议。
[Abstract]:By reviewing the research on loneli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it is found that the prevalence rate of loneliness amo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is high, and the existence of loneliness will pose a threat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ir body and mind.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 lonelines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reducing college students' loneliness.
【作者单位】: 重庆文理学院质量管理部;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孟晋;533名大学生孤独感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2期

2 骆光林,阮俊华,楼成礼,方志伟,祝国群;大学生孤独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9年03期

3 蒋艳菊,李艺敏,李新旺;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4 王滨;;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倾向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骆光林,阮俊华,楼成礼,方志伟,祝国群;大学生孤独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9年03期

2 汤雅婷;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3年03期

3 孟晋;533名大学生孤独感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2期

4 刘欣,徐光兴;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2期

5 金艳,唐日新 ,刘富良 ,汤舒俊;高职新生交往焦虑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3期

6 谢斌;当代大学的紧迫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1年03期

7 魏俊彪;普通高中学生孤独、焦虑、抑郁状况比较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4年04期

8 周喜华,符明秋,于志涛,李小军;孤独与父母教养方式、体育参与的相关性研究[J];体育学刊;2004年02期

9 邓丽芳;徐慊;郑日昌;;大学生气质类型、父母教养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10 蒋艳菊,李艺敏,李新旺;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蔚蔚;大学生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晶洁;警察的孤独感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3 李艺敏;河南省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4 黄海;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姚学丽;适合老年人需要的城市养老方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马素红;在校硕士研究生孤独感状况及与其依恋类型、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孙华平;石家庄市高中生学校疏离感初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徐颖;某医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9 盛红勇;地方高校大学新生SCL-90调查结果的元分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叶剑辉;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耀阳,李晓;高中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滨州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2 朱克京,吴汉荣,田书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干预[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3年01期

3 庄国波,唐平秋;高校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4 骆光林,阮俊华,楼成礼,,方志伟,祝国群;大学生孤独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9年03期

5 孟晋;533名大学生孤独感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2期

6 谢斌;当代大学的紧迫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1年03期

7 姚本先;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探析[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5年03期

8 白羽,樊富珉;大学生网络依赖及其团体干预方法[J];青年研究;2005年05期

9 刘贤臣,刘连启,杨杰,柴福勋,王爱祯,孙良民,赵贵芳,马登岱;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测试[J];山东精神医学;1997年01期

10 李传银;大学生孤独心理的干预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秀春;王瑜;;大学生孤独感水平与应对方式特点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8期

2 ;孤独症候群?[J];体育博览;2011年08期

3 郭中然;;大学新生的心理调适[J];大众心理学;2003年11期

4 张彦;;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作用研究[J];才智;2011年20期

5 程勋;;大学生“延缓偿付期”内的心理状况及对策分析[J];群文天地;2011年02期

6 牛利;王卫平;牛忠贤;赵淑娟;姜峰;;社会支持对医学专业大一新生孤独感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7期

7 刘荣先;;大学生就诊心理特征及应对措施[J];大众心理学;2003年12期

8 曹巧君;朱运清;;浅淡社团活动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以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为视角[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齐原;;大学生情绪调节的现状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10 武姗姗;;别让孩子在网络世界中变得孤独——试析孤独感与网络使用不当的关系[J];大众心理学;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晓培;孔祥海;石文典;;大学生依恋类型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赵建敏;解志韬;祝金龙;;情绪智力、孤独感与大学生网络成瘾:基于上海15所高校的实证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班兰美;李彩娜;;大学生依恋、自尊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邓丽芳;王瑞;郑日昌;;大学生孤独感、孤独应对策略与气质类型的关系[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李艺敏;蒋艳菊;李新旺;;大学生孤独感结构问卷的编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孔芳;宋广文;刘美婷;;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邓莎莎;王小运;;网络活动与大学生抑郁心理及孤独感的相关性[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袁焱;孙艳平;单欣欣;;大学生孤独感及其干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陈修哲;林秀萍;马义泽;;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医学生孤独感的比较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艳;谷传华;;大学生社会性问题解决、社交状况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永明;孤独的代价[N];南方周末;2011年

2 高桂英;矫正学习不良儿童的孤独感[N];甘肃日报;2004年

3 ;如何消除孤独感[N];甘肃经济日报;2000年

4 清源;如何消除孤独感[N];民族医药报;2002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博士 王俊秀;都市人为何难逃孤独感[N];北京科技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李振辉 通讯员 宁习源;“空巢老人”如何摆脱孤独感[N];广东科技报;2008年

7 桑红;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常用办法[N];四平日报;2006年

8 周慧虹;就业大学生别被心理不适应难倒[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9 李明贤;走出孤独的困境[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10 蔡曙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与预防[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朱艳新;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结构、特点及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5 李力红;大学生言语、表象认知风格个体在记忆系统中信息表征偏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马嵘;不同运动方式和情境对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高宏杰;15FQ~+量表中文版的修订及初步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9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张爱宁;观影疗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海;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许丽华;大学生依恋内部工作模式、人际关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艺敏;河南省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4 赵晨;大学生孤独感与社交能力、气质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干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聂丽萍;大学生网络聊天中的自我表露、应对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6 陈富国;大学生孤独感量表的编制及相关影响因素的中介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张娟;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特征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吴巧云;大学生与网友的自我表露及其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9 邹赐岚;大学生孤独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超;青少年压力知觉、孤独感和抑郁情绪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224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0224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b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