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学院学生自杀意念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icide ideation and life events, social support,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preventive interven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ethods the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select 1650 undergraduate students from West Anhui University and to apply the General situation questionnaire, Beck suicide Ideation questionnaire, (BSSI), Life events scale (ASLEC),).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SRS)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icide ideation and life events and social support by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suicidal ideation was 14. 4 in the first week. The incidence of suicidal ideation was higher in the junior, single-parent families and students with physical disabilit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incidence of suicide ideation was higher in the senior grade. Higher subjective support and utilization of support were the protective factors of suicidal ideation, while poor economic status and high negative life events were the risk factors of suicidal ideation.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suicidal ide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is high, the formation of suicidal ideation is the result of many factors, and a variety of preven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suicidal behavior.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皖西学院校医院;
【分类号】:B846;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梁军林,孙录,赵静波,刘珍妮,全东民,李刚;中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0年03期
2 李红梅;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家庭危险因素及其预防[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徐慧兰,肖水源,冯姗姗,陈希希;中南大学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04期
4 徐慧 ,肖水源 ,陈继萍;下岗工人自杀意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若建;广州工人群体变动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2 蔡军,肖水源,周萍;死亡概念的发展和儿童与少年的自杀意念[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3年01期
3 李超英;余学军;;大学生伤害的现状与防治[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年01期
4 邓建平;中学生自杀意念与家庭环境相关分析[J];广西医学;2001年06期
5 李建军;中国人与日本人自杀行为的历史文化因素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李旭;;大学生自杀研究及其预防策略[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7 胡利人,丁元林;医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与相关危险行为的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5年01期
8 王德全,汪保国,周卫平,陈思东,肖健;医药院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危险因素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5年01期
9 范存欣,马绍斌,王惠苏,吴赤蓬,刘国宁;青少年自杀相关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5年03期
10 汪心婷;刘贤臣;赵仲堂;贾存显;李士保;;济南市初一学生自杀意念流行病学调查[J];疾病控制杂志;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苏巧荣;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性激素受体基因微卫星多态性研究及认知行为治疗[D];中南大学;2006年
2 田旭升;中西方医学文化观照下的抑郁症[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瑾;父母冲突对未成年人人格健康发展的不良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张海国;大学生自杀原因及对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陈学玲;新疆大学生吸烟状况调查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4年
4 欧婉杏;慢性病儿童心理特点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高宏生;山西省大学生自杀意念社会心理流行病学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2年
6 钱玉燕;大学生自杀态度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蕾;大连市农村居民自杀死亡情况及造成的负担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4年
8 胡冬梅;农村自杀者心理解剖条件Logistic回归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4年
9 邹凤梅;高校全员参与大学生自杀预防和干预模式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杨雪龙;大学生自杀风险因素评估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余小鸣,籍红,周凯,叶广俊;231名医学生自杀意向、自杀态度及相关作用的初步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8年05期
2 张敬悬,翁正,秦启亮,马登岱,柴新生;城乡社区自杀死亡率前瞻性观察[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年04期
3 俞凤,韦俊荣,孙玉东;青年人自杀行为的中西方对比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6年02期
4 解亚宁;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年02期
5 张明园,樊彬,蔡国钧,迟玉芬,吴文源,金华;生活事件量表:常模结果[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7年02期
6 徐慧兰,肖水源,陈继萍,刘连忠;湖南省城乡部分老年人口自杀流行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02期
7 路英智,董汉振,田明萍,蔡大庆;农村女性自杀未遂者的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6期
8 徐慧 ,肖水源 ,陈继萍;下岗工人自杀意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02期
9 李献云,许永臣,王玉萍,杨荣山,张迟,及惠郁,卞清涛,马振武,何凤生,费立鹏;农村地区综合医院诊治的自杀未遂病人的特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鲍东霞;范引光;叶冬青;;皖西学院学生自杀意念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10期
2 巢传宣;;江西省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4期
3 吴红燕;孙业桓;张秀军;张泽坤;曹红院;;艾滋病病人自杀意念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7年04期
4 邵福泉;;农村中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2期
5 石文娟;马绍斌;王声ng;;广州市大学生自杀意念现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11期
6 曹红院;孙业桓;姚应水;周纯先;杨林胜;;安徽省医学生自杀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01期
7 徐作国,刘永臣,谭业盛,董洪波,王庆同;150例自杀者家系调查对照分析[J];山东精神医学;1994年02期
8 饶树成;自杀——人生价值的自我贬值[J];心理与健康;2001年11期
9 孙振晓;刘贤臣;于相芬;孙波;;停止尿床年龄与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关系[J];精神医学杂志;2007年04期
10 魏强毅;;心理自杀,离我们有多远[J];科学大观园;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况伟宏;王文骁;韩布新;;灾难性事件后老年人自杀行为的状况调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高鸿云;吴增强;邓伟;杨佐廷;朱大倩;黄玉梅;;中小学生自杀行为预防性干预的对照研究[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高鸿云;朱大倩;黄玉梅;吴增强;杨佐廷;邓伟;;中小学生自杀行为预防性干预的对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董振宇;;大学生自杀行为探析[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佟子林;辛芳芳;;关注情绪障碍 应对自杀行为[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冯锐;姜乾金;;自杀行为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因素[A];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06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李幼东;;对一例投河自杀未遂女性的干预体会[A];中国大陆妇女危机干预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专家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杨惠琴;翟瑞;;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内外因素分析[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刘德辉;苏雪芬;高杨;葛菲雪;;计划行为理论以及周围人吸烟对农村地区青少年抽烟意念和行为的预测作用[A];第15届全国控制吸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陈远岭;;自杀患者的认知行为治疗[A];2006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汪智慧;怎样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N];家庭医生报;2006年
2 王政清;拯救脆弱的心灵[N];健康报;2005年
3 早报记者 陆玫;“自杀意向可以预防及避免”[N];东方早报;2010年
4 北京回龙观医院主任医师 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危机预防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副主任 李献云;如何预防自杀及其连锁效应[N];光明日报;2010年
5 蒲昭和;如何预防和控制自杀行为的发生?[N];四川科技报;2000年
6 赵宏;压力是自杀的温床[N];卫生与生活报;2009年
7 本版编辑 张宏耕 陈福新;警惕抑郁症病人的特殊自杀行为[N];大众卫生报;2006年
8 张淑芳 赵玉萍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如何有效预防灾区自杀行为[N];中国社会报;2009年
9 张志鹏;宗教禁忌对自杀行为的影响[N];中国民族报;2009年
10 朱本浩;远离情绪传染 防止自杀行为[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长林;自杀如何被赋予社会意义(1919-1928)[D];上海大学;2008年
2 李宁;中国农村地区15-34岁青年人群自杀危险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宋剑锋;湖北省城乡居民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胡宓;社会联系、社会支持与农村老年人情绪问题相关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光友;心理社会因素与中专学生自杀行为关系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4年
2 邓玲;论高校学生自杀现象[D];河南大学;2008年
3 虎晓岷;自杀未遂者自杀行为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4 易尚辉;湖南省中学生自杀行为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5 李静;大学生自杀现象分析与心理健康教育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素卿;大学生内隐自杀态度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田小东;大学生自杀的心理预防与危机干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沈岩;重庆市大学生自杀未遂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9 周小燕;拉祜族和纳西族自杀行为的跨文化心理分析[D];西南大学;2008年
10 丁海龙;沈阳市居民自杀态度、自杀意念及心理健康状况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003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300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