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网络教育与后现代身份认同

发布时间:2018-10-31 14:24
【摘要】:对教育自身和人的精神状况的敏锐把握,是建立动态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在信息时代,网络教育带来的是一幅新的教育图景,其不仅带来现代教育手段与方法的革新,还引致师生身份的后现代认同,促使师生关系的后现代转型。在网络教育中,师生关系呈现出灵活性、多重性、平等化、建构性、碎片化和游戏化等特征。因此,师生关系的和谐构建必须建立在对网络教育的后现代特征进行深入考量的基础上,并充分体现和反映时代特征,以适应网络教育后现代转型的内在要求。
[Abstract]:It is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to establish a dynamic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network education brings a new educational prospect, which not only brings the innov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al means and methods, but also leads to the postmodern identit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promotes the post-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 network education,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exibility, multiplicity, equality, constructiveness, fragmentation and gameplay. Therefore, the harmonious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must be based on the in-depth consideration of the post-modern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education, and fully reflect and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internal requirements of the post-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network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基金】:江苏省社科规划项目“高校和谐校园发展指数研究”(项目号:07SHC02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鲁洁;网络社会·人·教育[J];江苏高教;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杨;“飘”年代的女性物语——对林白小说的再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张立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推进创新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陈正华,贺轶玲;论道德交往与学校道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张尚兵,张尚武;个性化教育特征与实施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马叔平;致力于建设 学习化社会──北京成人教育回顾与展望[J];北京成人教育;1998年10期

6 纪军;试论大学在成人教育发展中的角色[J];北京成人教育;2001年12期

7 许建中;教会学生评改作文问对——语文自主学习策略指导举隅[J];保定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8 鲁雷;论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9 李志红;网络时代的文化冲突[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康瑜;试论全球化视角下高等教育的社会批判功能[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马凌;高建惠;;后现代中的学院派知识分子[A];中外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春萍;;学者·知识分子·知识工作者[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3 荀振芳;;学术自律视角中的学术自由[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陈共德;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5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侯运华;晚清狭邪小说新论[D];河南大学;2003年

10 郝凤霞;技术的社会选择[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华英;“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多媒体教学[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胡玲翠;网络时代高等学校教学模式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吴秀霞;论人的主体性及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构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4 刘超良;类精神:当代教育的应然追求[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余云华;“中学科技活动课”教学模式及其评价体系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熊颖;初中物理“情—境”教学的研究及实践[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林贵福;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理论和实践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8 吴子龙;网络时代与中学德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9 金斌华;创新教育与创新型教师的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10 蒋汉耘;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及教育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静;;网络教育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成才之路;2011年21期

2 郑瑞;;信息技术促进网络教育的开展[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2期

3 黄洁;;网络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段雪丽;邵兰洁;;近五年来我国远程教育研究热点综述[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年06期

5 刘默;;浅析软件开发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教育中的重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6期

6 艾丹祥;左晖;;高校教师对网络教育障碍因素的认识探讨[J];价值工程;2011年23期

7 颜雯;;浅析博物馆网络教育[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8期

8 吴灿华;;小议发挥网络教育优势[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年09期

9 毛挺刚;李银树;;网络学习环境下高职学生的情感教育[J];福建电脑;2011年05期

10 顾斌;杜春涛;;信息网络辅助语言学习——英语教师的观念与实践[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振宇;;网络教育任重道远[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2 赵铁成;;论网络教育的属性与作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陈蜀宇;张宇超;郭盛荣;曹俊勇;;国产Linux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分析[A];重庆市首届工程师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章国英;胡继岳;曹洪欣;;网络教育中的人性化教学模型研究[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章国英;胡继岳;曹洪欣;;网络教育中的人性化教学模型研究[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万伦宇;;浅析网络教育概念及功能定义[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7 黄春燕;;网络教育短信平台——信息时代班主任工作的新助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8 栗建中;种冬冬;宿云凤;;论网络教育中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关系[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三辑)[C];2008年

9 左红武;;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网上学习平台的功能研究[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10 许霞;程远先;;网络远程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网络教育标准2.0[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8年

2 弋晓;网络教育为邮储银行培养人才[N];国际商报;2009年

3 赵凤华;网络教育探路“一对一”模式[N];科技日报;2009年

4 周玫子 郑智;网络教育天地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5 本报记者 张咏梅;网上的教育音符尚缺强音[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9年

6 本报驻萨格勒布记者 赵嘉政;克罗地亚推广网络教育[N];光明日报;2010年

7 商报记者 金朝力;网络教育遭遇消费认识误区[N];北京商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倪光辉 刘思思 郝悦整理 全国高校远程教育协作组秘书长 清华大学教授 严继昌 黄金采访整理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黄进 董洪亮;网络教育:规范办学难在哪[N];人民日报;2010年

9 赵杏梅;我省网络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N];河北日报;2010年

10 汕头海关教育处 张木明 陈豪政;海关网络教育的实践与前瞻[N];汕头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光;基于网格的远程学习支持系统模型构建与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2 欧灵;基于文本分类的本体匹配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3 彭莹;基于知识体系的多媒体网络课程及工具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赵剑;网络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刘清堂;标准化教育资源版权保护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刘名卓;网络课程的可用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君;基于XML Web Service的网络教育模型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董平;基于网络教育的高校教学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3 魏海静;中国大学网络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汪明东;网络教育师生交往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张春吉;网络教育结算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清华大学;2004年

6 张国锋;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唐春霞;基于Web的CAI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8 李红;基于信息构建研究和实现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习支持服务系统[D];四川大学;2007年

9 周兆雄;网络高等教育学习支助服务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曹正强;基于本体的学习资源推荐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025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3025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6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