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隐性价值观念与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系研究
[Abstract]:As the leading role in all aspect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 teacher's own implicit values have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 values. Therefore, this curriculum reform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training of the change of teacher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deas, including the teacher's student price.
【作者单位】: 四川内江师范学院;
【基金】: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影响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成果之一。课题号:FEB050680
【分类号】:G451.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赖晓杰;;国内对隐性知识及其教育的研究进展[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08期
2 程志超,张敏;基于知识的沟通方式有效性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盛小平;吴菁;;知识管理流派浅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7年01期
4 张兆芹;;个体学习、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之辨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5 毕红星;试论体育教师个体主观教学观念的转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6 顾乐进;文献揭示与知识组织[J];图书与情报;2003年05期
7 李亚梅;;当代知识管理的认识深化及其研究趋向[J];图书与情报;2006年02期
8 由长延,徐初友;知识管理——企业管理的一场革命[J];商业研究;2002年16期
9 项国鹏;企业知识管理:基本特征、影响因素及实施策略[J];商业研究;2003年19期
10 李天鹰;论教师组织设计的新视角[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国利;;媒介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模式研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李玉刚;;IT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特质分析[A];第6届东亚科技与社会(STS)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王培林;;组织学习推动企业知识创新运行[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4 郁振华;;默会知识和学术传统[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国平;经济系统进化及动因[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2 靖国平;教育的智慧性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林侠;人类基因组计划暨基因技术发展的科学与哲学解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赵乐静;可选择的技术:关于技术的解释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7 樊建芳;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8 员晓哲;中国乳业战略联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9 王亚杰;基于集成的学位质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韩震;基于整体知识能力的中国大学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育红;当代知识管理观分析[D];苏州大学;2001年
2 梁泽;机遇与挑战——ERP与企业管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3 江积海;企业知识管理的运作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4 黄红;西安百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企业文化构建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5 王攀峰;试论当代课程知识观的新发展及其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黄建新;基于企业核心业务的知识管理策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7 张新宇;出版社的知识管理[D];郑州大学;2003年
8 李远芳;参与式教师培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施力晖;我国投资银行的核心能力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10 杨永红;德鲁克知识管理思想初探[D];山西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民言;只争朝夕育人才——中文系民间文学教学研究动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2 钟雄英;思想教育与教育思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王焕勋;解放思想 改革语文教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4 时宗本;我们是怎样讲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5 ;坚持以教学为主——湖北省三十年高等教育的回顾[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6 罗大同;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串讲[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7 徐善广;努力按照教育规律办学——蒹论学校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Z1期
8 杨先昌;化学计算教学问题的研究[J];化学教学;1980年01期
9 季文德;谈谈当前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一些问题——参加部分省市化学教材改革座谈会的体会[J];化学教学;1980年01期
10 兰松华;从1979年高考试卷成绩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化学教学;198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尚进;;高校工科高等数学教材内容改革初探[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2 周箴;;系统科学的若干原理与高等学校编制管理[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3 李竹渝;贺晓星;;我国高校教师精神压力与身心健康研究的定量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4 徐燕飞;;用马尔柯夫链预测教师队伍人数的构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5 于义良;安建业;;X课教学质量评价系统[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6 苏渊;徐通;王永午;赵璐tD;须倩;;儿童注意障碍多动综合征致病因素探讨[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7 匡晓燕;;浅谈病理教法的优化选择与组合[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8 张爱秀;;对优化病生教学技巧的探讨[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9 于振健;戴晓明;;病理生理学教学工作的体会[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10 郑金峰;;讲好病生重点目标内容的做法和体会[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课程及其理论构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良华;行动研究的史与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慧;生命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兴;我国体育院校术科教师群体素质若干问题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6 周润智;被规约的教师职业[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纪明泽;学校:弘扬现代人文精神的家园[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彭海蕾;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赵中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郑秋贤;“冲破坚冰”——三位浸入式教师成长的故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付英;机械系统分析理论CAI自学软件[D];天津轻工业学院;2000年
2 郑力明;基于TCP/IP网络的远程实时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暨南大学;2000年
3 陈燕;网络教学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技术网站的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叶涛;分布式多媒体教学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一)[D];燕山大学;2000年
5 闫允璐;我国体育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发展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6 卜佳晖;汉语教师课堂语言输入特点分析[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7 金株希;从一次观摩课谈教师的课堂教学意识和教学行为[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8 肖婕;21世纪教师形象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邓小玲;大学生基础英语写作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10 高凤花;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4312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431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