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调查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启山,温忠麟;高职大学毕业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2期
2 张香云 ,刘卉兰 ,储耀辉 ,王玉 ,朱世辉;神经症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应付方式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06期
3 官锐园,樊富珉;综合心理辅导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应对能力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4期
4 张智勇,罗珊红;大学生SCL-90量表测查结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军,朱存梅,赵峰;工科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马永亮;王军;;一本与二本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胡晓东;中专卫校护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项茹;王维利;毕清泉;胡燕;;护理专业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丁晶;丁玲;;高职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秦红霞;汪元宏;张芮;张杰;胡岚;刘翠翠;;安徽省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姜桂兰;曾波涛;韩扬;;青岛市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宛蓉;贵州教育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报告[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5年02期
9 葛吉生,高全,孙海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身体素质的关系及应对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1期
10 刘永涛;赵亮;孙青山;;宁夏回、汉族大学生体育健身活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马兰军;王德玮;;拓展训练课程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及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2 谢春艳;;民族地区大学生SCL-90评定分析[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3 于景伟;秦平;张文彦;田培成;张仲孚;;大学新生SCL90测试结果的SPSS统计[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4 傅君芳;王元华;;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运作的效益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樊蓓蓓;张春华;;上海体育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王欣;;对我国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心理测量工作的探析[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寇长贵;大学生神经症环境因素与COMT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程科;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D];西南大学;2009年
4 吴波;我国心理健康服务方法的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蓬;初中生睡眠质量、心理健康和学习成绩现状及其相互关系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牛竹青;高职新生同伴关系对学校适应的影响及其干预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王云霞;山西省医学院校研究生就业压力调查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王永铎;运用团体心理辅导对农学专业新生心理健康干预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傅芳;在大学新生抑郁情绪干预中尝试阅读疗法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颜廷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刘伟霞;应激生活事件对广西师大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永芳;吸毒者压力、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孟祥辉;沈阳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0年
10 唐学文;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广州医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磊;大学生心理应对能力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吕慧英;对军医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分析[J];健康心理学;1996年01期
3 张海钟,王云霞,骆焕国,赵志勇,王莉琳;师专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1996年01期
4 王德强;高等职业学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2期
5 杨素华,罗金凤,唐本钰;高职特困生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3期
6 骆伯巍;女性高焦虑倾向原因初探[J];心理科学;1997年04期
7 张虹,陈树林,郑全全;高中学生心理应激及其中介变量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9年06期
8 刘美涓,余华;大学生SCL-90测试结果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5年05期
9 郭春彦,朱滢,李斌;传统统计方法面临的挑战:元分析方法[J];心理学报;1997年02期
10 何蔚;;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心理学探新;199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平;彭豪祥;;710名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向虹;延利佳;张海微;;高中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年01期
3 赵亮;王静晗;;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33期
4 宁凯;;基于应对理论的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09期
5 董耘,李萍,朱孔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5年11期
6 胡心怡;刘霞;申继亮;范兴华;;生活压力事件、应对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5期
7 马伟娜;杨惠峰;;高中生自我效能、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8 冯贞梅;张青;丁旭;;中医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7年01期
9 蒋庆飞;张载福;杨致蓉;范剑;罗良庆;雷晓蓓;;金华外来务工人员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9年04期
10 朱小茼;李建明;张郢;李翠维;杨绍清;;高校教师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欣;;工作应激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陈红;郭成;;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刘训俭;;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研究[A];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田春梅;张素珍;王素枝;;临床护士情绪障碍及应对方式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张正银;;儿科新护士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研究[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6 刁利华;李玉玲;尹秋;郭勇;;SARS病人心理状态与应对方式调查及心理干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周丹;;影响口腔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常见因素及应对方式[A];全国口腔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章金辉;严伟良;;老年人应对方式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A];2006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隆春玲;韩海英;熊红芳;贺美玲;;不同类型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特质焦虑及应对方式研究[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赵坚;邹玉红;;高职大专学生应对方式与焦虑的相关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闫红 特约记者贺军荣;咸阳支队——提高官兵心理健康水平[N];人民武警报;2010年
2 江夏学院(筹)教授、博导 叶文振;提高女性心理健康水平[N];福建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邬杨;心理护航 春风化雨[N];芜湖日报;2010年
4 梁巍 晓燕;“心理消暑”有无必要 ?[N];工人日报;2011年
5 朱抗;8642部队心理导航引领官兵成长[N];人民武警报;2010年
6 记者 齐雷杰;家庭越温暖 心理越阳光[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7 记者 张鹰浩 见习记者 谭茵茵;沟通 理解 关爱[N];沈阳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厉秀昀 樊丹;青少年上网应科学合理 重在度[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9 原方;寻求积极的应对方式[N];中国妇女报;2006年
10 ;深圳经济特区心理卫生条例[N];深圳特区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庆英;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张静;当代大学生儒道传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刘晴;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方正;可辩解型产品伤害危机对顾客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李杨;慢性病患儿及父母应激源、应对方式以及教育干预效果评价[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6 许毅;男性同性恋的相关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王文燕;个性与情志致病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植凤英;西南少数民族心理压力与应对:结构、特征及形成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陶琳瑾;高特质愤怒青少年的宽恕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石建;“心身医学”理论中医药学溯源及其对SLE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薇;高职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马先明;大学生坚韧性人格、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余丹;省直管放射工作单位医用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与相关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李传玲;贫困大学生应对效能、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刘欣梅;助理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调查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6 王琴;岳阳市正常孕妇家庭功能与应对方式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杨琴;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8 王仲星;医学生应对方式和行为抑制的关系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9 鹿美丽;中学生自我中心、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义;驻高原武警边防军人的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620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562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