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布雷岑卡元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反思

发布时间:2021-04-19 19:23
  布雷岑卡元教育学传入中国,得益于我国教育学研究者对提升教育学学科意识和增强学科自觉的迫切需求。布雷岑卡元教育学自1993年传入我国开始,经历了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其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特点等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布雷岑卡元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需要研究者充分理解原文本,夯实传播根基;立足中国教育学建设,达成传播旨归;合理批判与创造性探索并行,深化传播影响。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37(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布雷岑卡元教育学在我国传播的背景
二、布雷岑卡元教育学在我国传播的历程
    (一) 第一阶段 (1993—1997年)
    (二) 第二阶段 (1998—2000年)
    (三) 第三阶段 (2001年至今)
三、布雷岑卡元教育学在我国传播的反思
    (一) 回归本源:充分理解原文本, 夯实传播根基
    (二) 立足本土:基于中国教育学建设, 达成传播旨归
    (三) 取精用宏:合理批判与创造性探索并行, 深化传播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元教育学理论的本土化危机及其超越[J]. 崔春龙.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22)
[2]大概念的引入与教育学变革[J]. 赵康.  教育研究. 2015(02)
[3]试论元研究与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布列钦卡的启示与借鉴[J]. 皮国萃.  外国教育研究. 2011(02)
[4]分析教育哲学在中国[J]. 王海涛.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05)
[5]论元教育理论研究的“无效”现象——兼论教育学和教育学者的“真独立”[J]. 范涌峰,刘梅.  当代教育科学. 2010(13)
[6]重回教育之爱:德国精神科学教育学视野中教育关系论研究[J]. 彭正梅.  全球教育展望. 2010(05)
[7]理性的狡计:德国教育学发展中的五次危机及其因应[J]. 彭正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04)
[8]价值中立与价值灌输:布雷钦卡教育学思想研究[J]. 彭正梅.  教育学报. 2009(05)
[9]20世纪90年代我国元教学论研究的背景及其过程[J]. 蒋菲.  当代教育论坛. 2006(09)
[10]远程教育学的元研究和学科建设[J]. 袁昱明.  中国远程教育. 2004(19)



本文编号:31481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1481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2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