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从“程序重置”到“深度学习”——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深化路径

发布时间:2022-01-27 11:38
  作为教学形式的一种逆序化创新,翻转课堂必然在程序和内核上均含有对传统教学的"翻转"之意。但停留于"程序重置"的我国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却陷入到课前自学从教师直接灌输到教师通过"微视频"灌输、课中合作探究有形无实、课后作业"传统"未变等浅层变革的误区之中。从结构主义的视角来看,程序重置只是翻转课堂的表层属性,深度学习才是翻转课堂的本质属性。走出翻转课堂停留于程序重置的误区,彰显翻转课堂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本质属性,需要在课前自学阶段将微视频制作的理论基础从泰勒的目标模式转换为杜威的问题中心模式;在课中活动阶段,以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达至相对客观之真理;在课后巩固阶段,以新颖的作业形式来发展学生的高阶能力。 

【文章来源】:教育学报. 2019,15(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停留于“程序重置”:我国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误区
    (一) 课前自学阶段:从教师直接灌输到教师通过“微视频”灌输
    (二) 课中活动阶段:合作探究的有形无实
    (三) 课后巩固阶段:传统教学的作业形式不变
二、程序重置与深度学习:结构主义理论视野下翻转课堂的双重属性
    (一) 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结构主义理论对人类活动的阐释
    (二) 程序重置与深度学习:翻转课堂的表层属性与本质属性
三、走向深度学习: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深化路径
    (一) 微视频的制作:从泰勒的目标模式到杜威的问题中心模式
    (二) 课中活动阶段:以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达至相对客观之真理
    (三) 课后巩固阶段:以新颖的作业形式来发展学生的高阶能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课堂真的能翻转吗?——兼谈课堂改革的技术界限[J]. 张建桥.  比较教育研究. 2017(10)
[2]乡村中学的翻转课堂研究——以山东省某镇中学为例[J]. 刘娟娟,周雪涵,徐舜平,张羽.  教育发展研究. 2017(Z2)
[3]翻转课堂“四问”——兼论没有微课也能实现课堂翻转[J]. 纪德奎,郭炎华.  课程.教材.教法. 2017(06)
[4]论超越表层结构的翻转课堂[J]. 张朝珍,束华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01)
[5]学习科学视域中面向深度学习的信息化教学方式变革[J]. 张静,陈佑清.  中国电化教育. 2013(04)
[6]e-Learning环境下促进深度学习的策略研究[J]. 段金菊.  中国电化教育. 2012(05)
[7]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理论的跨学科研究[J]. 龚晓斌.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4(01)



本文编号:36124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6124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4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