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元认知干预技术对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干预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1 20:13
  目的:在对国内外大学生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深入了解及查阅的基础上,以6名受各类负性生活事件影响的大学生(包括本科生及研究生)被试为研究对象,运用小样本多基线的研究方法来验证元认知干预技术对大学生心理弹性干预的有效性,并从整体观的角度研究影响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心理机制,干预其中的关键因素,提高被试的心理弹性。方法:以6名大学生(包括本科生及研究生)为被试,运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被试进行筛选和鉴定,并采用元认知干预技术对通过量表确定的被试进行心理干预,采用小样本多基线的研究方法来比较同一被试干预前后目标行为指标的变化,以及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的分数变化,从而达到对元认知干预技术对大学生心理弹性干预有效性的验证。结果:在正式干预结束后,6名被试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总分及各维度分均相应的有所提升,且从6名被试的目标行为指标多基线图中可以看出主观满意度的评分均发生明显变化。一个月后的回访情况显示,6名被试均未发现反复现象。结论:元认知干预技术可对大学生心理弹性通过干预,在较短时期内得到有效的提升,且效果稳定。尤其是在干预过程中,针对大学生心理弹性背后的潜意识...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心理弹性的概述
        1.1.1 心理弹性的概念
        1.1.2 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
        1.1.3 心理弹性的模型
        1.1.4 心理弹性的干预
    1.2 元认知干预技术的概述
        1.2.1 元认知
        1.2.2 元认知干预技术
        1.2.3 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
        1.2.4 情感组织者技术
        1.2.5 临床放松训练技术
2 问题提出
    2.1 研究问题
    2.2 研究设计
    2.3 研究意义
3 研究方法
    3.1 被试
    3.2 研究工具
        3.2.1 心理弹性量表
        3.2.2 目标行为的满意度报告
        3.2.3 咨询登记表
    3.3 研究程序
    3.4 统计方法
    3.5 具体干预措施
        3.5.1 被试问题的分析
        3.5.2 认知调整
        3.5.3 临床放松训练
        3.5.4 预防干预后反复的干预
        3.5.5 回访
4 研究结果
    4.1 心理弹性三次测量的量表得分
    4.2 心理弹性三次测量的描述统计和差异检验
    4.3 目标行为数据
        4.3.1 被试A的目标行为数据
        4.3.2 被试B的目标行为数据
        4.3.3 被试C的目标行为数据
        4.3.4 被试D的目标行为数据
        4.3.5 被试E的目标行为数据
        4.3.6 被试F的目标行为数据
5 讨论
    5.1 元认知干预技术对问题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干预效果
    5.2 元认知干预技术对问题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干预机制
    5.3 本研究的局限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心理弹性量表(CD-RISC)
附录B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咨询登记表
附录C 被试的基本情况
附录D 被试自评结果及回访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团体心理辅导对失恋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干预[J]. 宋英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06)
[2]正念减压疗法对乳腺癌患者知觉压力及焦虑抑郁水平的影响[J]. 张佳媛,周郁秋,张全志,薛萍,王月枫.  中华护理杂志. 2015(02)
[3]中国大学生心理弹性现状及其特征的Meta分析[J]. 逯嘉,刘琴,李恒径,代容,郭雪,黄轲,张帆,汪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02)
[4]儿童行为问题与儿童被忽视、心理弹性的关系[J]. 杜爱玲,史世峰,邹枫,孙丽君,杨世昌.  四川精神卫生. 2014(01)
[5]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的研究进展[J]. 张婷,李惠萍,杨娅娟,苏丹,王德斌.  中国全科医学. 2014(06)
[6]青少年社会支持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与调节作用[J]. 孙仕秀,关影红,覃滟云,张露,范方.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01)
[7]女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压力事件、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 姬彦红.  中国特殊教育. 2013(02)
[8]心理弹性干预研究[J]. 李虹,刘旭初.  人类工效学. 2012(03)
[9]妇科癌症患者心理弹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 陈露露,彭李,唐棠,李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2(02)
[10]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 刘明波,李淑臻.  思想理论教育. 2011(09)

博士论文
[1]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 席居哲.华东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初中生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学业水平的关系[D]. 张丽.山东师范大学 2012
[2]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一般自我效能、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的关系[D]. 李莹.山东大学 2012
[3]大学生心理弹性现状及干预研究[D]. 张志远.东北师范大学 2014
[4]武警新兵心理弹性与适应不良的关系及心理弹性干预研究[D]. 贾梦楠.中南大学 2014
[5]大学生心理弹性和人际压力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D]. 刘雅琼.河北师范大学 2017
[6]护士心理弹性状况特点及影响因素的量性与质性研究[D]. 许珂.第三军医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700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700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d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