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关于“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问题 协调发展 价值取向 教育资源 基础教育 生均教育经费 经济发达地区 教育发展
【摘要】:教育均衡发展不是限制发展、划一发展、平均发展、同步发展、孤立发展,而是共同发展、特色发展、分类发展、差异发展和协调发展。由于价值取向、管理体制和教育经费投入制度等原因,当前我国义务教育还处于非均衡发展阶段,这就需要采取统一思想认识、维护教育公平、完善政策法规、创新管理体制、强化政府调控、健全评价机制等措施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武汉市洪山区教育局;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问题 协调发展 价值取向 教育资源 基础教育 生均教育经费 经济发达地区 教育发展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教育均衡发展(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虽然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全国上下、教育内外的普遍共识,但其内涵与外延、现状与成因、规律与策略等还有待作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一、教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基俊;南罗朝三国中等教育结构的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2期
2 罗炳之 ,范云门 ,居思伟;师范教育的起源和发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基俊;战后朝鲜中等教育结构的演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4 王桂;明治时期的学制改革[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5 ;国外教育发展概况[J];四川教育;1980年05期
6 ;美国中小学教育制度及教学改革情况简介[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0年03期
7 卫纯;安原;;《日本教育的现代化》简介[J];人民教育;1980年10期
8 杨志行;;法国罗马尼亚的中等教育结构[J];天津教育;1980年07期
9 廖武权;;速滑运动员的冰期训练[J];冰雪运动;1980年01期
10 孙文龙;;一九八○年度日本文教预算的估算要求——总额为四万七千○六十一亿日元[J];外国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慈生;李兴国;汪传雷;;经济发展中的区际差异综合评价与实证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2 姚坚;夏绍玮;;系统工程方法在宏观投资决策中的应用[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3 张淑清;;学习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深化师专教育改革[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4 秦成祥;王涛;王成煜;贾立杰;;一个经济网络模型的摄动问题[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5 何志谦;周俊梅;;一种全日制小学营养监测模型的观察[A];中国营养学会第三届妇幼营养学会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6 郭笙;;重视师范教育 改革师范教育——简论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7 石生;;从战略上深化师范教育改革——论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8 叶启洪;林国雄;;武汉长江公路桥设计构思[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0年
9 鲁月;;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跨世纪新人[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10 李秋菊;贾利威;;抓住教材特点 培养学生兴趣[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中原;赶快让他们下岗[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陈光明;对乱收费亮红灯[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周洪宇;世界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及规律[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国务院体改办 范恒山;发展幼儿园教育事业关键在哪儿[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记者 陈强 刘玉 陈晓东;新学年保入学[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范绪锋 时晓玲;义务教育:举步跨千年[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记者 李建平;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全面修订完成[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李建平;给教学做把新尺子[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赵小雅 实习记者 熊春文;给特殊需要儿童更多关怀[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岳向荣;磕磕绊绊的世纪理想[N];中国教育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翔峰;论经济增长与增长的社会代价——以泰国为案例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陈学惠;俄罗斯军事改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张学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朱家存;走向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周勇;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方宁;中部地区乡镇财政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田芬;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8 李秉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熊才平;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理论与实施框架[D];华中科技大学;2001年
10 孟晓驷;物质生产与文化生产均衡发展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章艳;郑州市中小学择校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梁上启;我国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沿革、现状与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覃琮;大化瑶族自治县义务教育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尹辉;论义务教育权的法律救济[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何文举;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6 汤颖梅;中国农民择业态度倾向转变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7 张翔云;中国基础教育机会平等的现状及对策[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周小妍;我国义务教育投资现状与对策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罗汉书;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润洲;我国现阶段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论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5338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533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