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多元文化视域下新加坡德育实效性思考及其借鉴

发布时间:2017-08-19 15:23

  本文关键词:多元文化视域下新加坡德育实效性思考及其借鉴


  更多相关文章: 多元文化 新加坡 德育 实效性


【摘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元化浪潮不可避免,多元文化给德育实效性提出严峻挑战。新加坡与我国有着同样的文化根基,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新加坡富有成效的德育与坚持德育为首、重视德育内容改革、明确德育目标、践行德育实践和优化德育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考察新加坡德育历程,在比较中借鉴新加坡德育经验有利于提高我国德育实效性。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多元文化 新加坡 德育 实效性
【分类号】:G533.9
【正文快照】: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元化浪潮不可避免进入到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联系的日益加强,经济的全球化一词已成为一个世界话语并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特征。在经济全球化这一过程中,文化的传播将更加迅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鸿燕;当代新加坡道德教育的主要特色及启示[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何剑桦;;中国与新加坡德育环境之比较及其启示[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3 江小平;新加坡学校教育对我们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1997年06期

4 刘宏伟,孙艳艳;新加坡德育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巫阳朔;;我国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2 刘婷婷;;中国与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及启示[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李俊,张勤,刘鹏田;美国学校中政治教育的演变阶段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巫阳朔;;我国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与发展[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李雪梅;梁花;;中澳高校教育效果之比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5期

6 胡虹霞;;韩国道德教育的战后演变及现行改革[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张江昆;;浅议基层政工干部如何做好政治思想工作[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S2期

8 盛世兴;;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才智;2012年01期

9 覃轶珊;朱百里;;试论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年01期

10 黄岚;;论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隽;魏海燕;;隐形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彰显力量[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郧在廷;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温静;十六大以来民族精神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伟忠;高校腐败行为与廉政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段鹏飞;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彭建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郑自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阈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勐;硕士研究生核心竞争力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舒;哈移动公司思想政治教育激励现状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杨恩泽;近两年CNN对华报道政治倾向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升平;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修彦;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德育教育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邹晶;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压力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涂菁菁;论我国成人公民教育[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贾东超;美国高校德育探讨及对我国德育工作的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黄海安;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王佳;交往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升;论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J];道德与文明;1999年05期

2 邢彦明;学校德育环境研究综述[J];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雪华;;新加坡以德育凝聚多元文化[J];上海教育;2010年01期

2 谢宁;新加坡多元文化的民族和教育政策[J];世界民族;1995年02期

3 单秀玲;;论多元文化视域下的高校德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7期

4 田晓媛;;新加坡中小学道德教育特点及现实价值[J];理论经纬;2010年00期

5 陈实;;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师资培训的发展[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07年10期

6 陈祖洲;从多元文化到综合文化——兼论儒家文化与新加坡经济现代化的关系[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7 宋宁娜;新加坡的多元文化与教育[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8 徐守杰;;同源异流:新加坡建国初期的华族政策简析[J];九江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王凌皓;张金慧;;新加坡中小学“共同价值观”教育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10 刘卫常;;新加坡政府公共管理的独特理念及启示[J];江南论坛;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岚;;普世价值观建构与多元文化的相互制衡[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宋裴裴;;跨文化对话中的传统音乐——15届国际学校音乐教育和教师教育研讨会初探[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罗琴;;中美音乐课程标准比较——多元文化音乐教育[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马雷君;;论多元文化背景中教育法律的价值取向[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吉莉;;新形势下的广西高校音乐教育改革若干问题之我见[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陈洪林;;多元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7年

7 李鑫;;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探索——以西安都城隍庙老商业街区更新为例[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李云生;;晋江多元文化的实质和特色[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刘凯欣;;新加坡茶文化[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C];2000年

10 ;世界六大花园城市[A];河南风景园林——学术论文集(第三期)[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乐黛云;“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发展[N];学习时报;2001年

2 周正;印江多元文化丰富城乡群众生活[N];铜仁日报;2010年

3 于冰;把深圳建成多元文化荟萃的东方都会[N];深圳商报;2010年

4 姜秋霞 权晓辉;翻译在多元文化发展中的态度及其作用[N];光明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赵红薇;多元文化装点筑城色彩[N];贵阳日报;2009年

6 钟美荪;培养跨文化思维方式[N];中国企业报;2005年

7 于福坚;神话与现实之间:日本也有多元文化?[N];中国民族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黄泽全 张静宇;世界需要多元文化[N];人民日报;2000年

9 赵青 杨士龙;加拿大多元文化的魅力[N];中国改革报;2007年

10 本报驻日内瓦记者 刘军;瑞士的“多元文化图书馆”[N];光明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中国多元文化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俊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院校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4 魏炜;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外交研究(1965-1990)[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卢正涛;新加坡威权政治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6 庞卫东;新马分离与合并研究:1945-1965[D];厦门大学;2009年

7 李建珍;西部多元文化地域的现代远程教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田野;多元文化与幼儿教育——澳门幼儿课程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林青;新加坡地区变应性鼻炎中医证候学研究和临床治疗[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阎嘉;多元文化与汉语文学批评新传统[D];四川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婉;新加坡多元文化中英语的双重角色[D];四川大学;2003年

2 林远辉;双语教师文化素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小梅;新加坡基础教育在多元与整合中走向平衡[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吴雁;多元文化激荡与军校爱国主义教育[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5 刘晓秋;试析任碧莲《典型美国人》与《莫娜在希望之乡》中的身份问题[D];西北大学;2004年

6 王侠;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阐释[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王娟;广告传播的文化透视[D];广西大学;2005年

8 徐鹏;多元文化视野中语文课程的文化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及振成;高中物理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艺方;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我国美术鉴赏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014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7014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7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