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吉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 教育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的均衡发展自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义务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基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应该成为教育改革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能否实现预期目标取决于政府、教育机构和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因此,本文试图以吉林省义务教育问题为主要对象,从三方的不同角色深入研究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这不仅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建设,开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研究视角;同时,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为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提供借鉴。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序言,主要阐述了本研究问题的提出和国内外的研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概念进行分析,阐述了义务教育公平发展与均衡发展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中分析了近五年吉林省义务教育发展情况,提出了吉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从吉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中透视了义务教育不均衡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所造成的严重危害。最后一部分也是本文的重点,着重讨论并提出了解决吉林省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问题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吉林省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522.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7
- 序言7-13
- 一、问题的提出7-8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8-12
- 三、研究方法12-13
-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13-16
- (一)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13
- (二)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公平发展的关系13-16
- 二、吉林省义务教育发展现状16-22
- (一) 2008年吉林省义务教育事业发展情况16-17
- (二) 吉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17-22
- 三、义务教育不均衡原因及危害22-26
- (一) 义务教育不均衡原因22-24
- (二) 义务教育不均衡产生的危害24-26
- 四、吉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26-32
- (一)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义务教育均衡有法可依26
- (二) 各级政府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首要责任人26-27
- (三) 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27-28
- (四) 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关注农民工子女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28-29
- (五) 注重义务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提高教师待遇29-30
- (六) 继续完善取消重点校政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30-31
- (七) 加大义务教育宣传力度,积极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兴学31-32
- 结论32-33
- 参考文献33-35
- 后记3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德文;程振禄;;学习《吉林省2010~2012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笔谈(二)[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2 刘国凤;张开芬;;吉林省新农村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3 ;学苑简讯[J];学苑教育;2010年10期
4 齐毓祥;;构建和谐教育 实现教育公平——吉林省东丰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纪实[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校长);2007年06期
5 李春娣;;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成功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校长);2008年01期
6 梁建;卢文祥;宁丽静;田泉;刘华;赵士英;;学习《吉林省2010~2012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笔谈(一)[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7 李金成;杜晓波;;永吉县“八项举措”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吉林教育;2010年33期
8 张怀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天津教育;2008年12期
9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印发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督导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J];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2008年17期
10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J];湖南政报;2008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英;王利波;惠长敏;;吉林省西甜瓜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A];纪念全国西瓜甜瓜科研与生产协作50周年暨第12次全国西瓜甜瓜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加快吉林省高新技术产业化对策研究[A];吉林省经济社会热点问题研究(续集三)[C];1998年
3 张冰冰;刘慧涛;宋洪伟;张艳波;;吉林省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研究[A];全国首届野生果树资源与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李玉堂;唐允森;王军繁;牟惠生;;3S技术在吉林省第八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的应用[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3 森林经理与林业信息化的新使命论文集[C];2009年
5 郑学清;陈晓英;董世娜;侯宇川;;吉林省尿石症的发病与饮用水质的关系[A];第十六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杨松涛;李彦舫;杨柏明;程肖蕊;张亚兰;韩丽娟;胡佳林;;吉林省抚松县的野菜资源[A];第六届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7 郭庆海;;吉林省玉米国际市场竞争力探析[A];论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吉林省现代物流基地(国债扶持项目)[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14期-32期(2002年1月-2003年1月)[C];2002年
9 张忠三;马骏;陈志华;李伟光;;吉林省厕蝇科初志[A];吉林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陈英姿;宇博;薛婕;;探讨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循环经济的关系[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选择[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王生利;关注:实现教育均衡发展[N];鞍山日报 ;2007年
3 本报记者 吴世勇;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由之路[N];辽宁日报;2007年
4 田丹;辽中成创建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N];沈阳日报;2007年
5 田丹 刘洋;成功为“择校热”降温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沈阳日报;2007年
6 记者 顾晓萍邋实习生 甘璐璐;12个联合校“一托二”助推教育均衡[N];石家庄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杨曼;教育均衡根治择校痼疾[N];市场报;2008年
8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梦[N];安徽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苗家生;沈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光明日报;2006年
10 林萍;西宁市城东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青海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鹏扬;区域农业产业化非均一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龙振永;吉林省玉米加工产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张爱美;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4 李秀霞;基于综合承载力的吉林省适度人口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孙洪志;吉林省煤炭行业制度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王继红;产业集聚与吉林省经济增长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刘延春;生态·效益林业理论及其在吉林省的应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8 李秀娟;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张凤龙;税费改革后吉林省农地流转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滕星均;区域三农问题的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洪雷;吉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冯志涛;吉林省地名文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春雨;吉林省医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陶传良;吉林省中医药企业技术标准化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张伟琦;吉林省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李菲;吉林省利用外资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玉英;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岩岩;吉林省农产品外贸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姜志军;吉林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公路网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李洪光;劳动力转移对吉林省农村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043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704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