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教育信息化的新课题
本文关键词:风险管理:教育信息化的新课题
更多相关文章: 风险管理 教育信息化 效益 信息化进程 不确定性 教育管理 教育领域 教育创造 教育过程 理论与方法
【摘要】:教育信息化促进了教育领域在多个层面发生变革,为教育创造更多社会效益奠定可能。教育信息化也为教育过程引入更多风险,这些风险构成制约教育效益产生的重要因素。在教育信息化规划与实施中引入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RM)的机制,通过风险管理,有效地分析、控制、评估教育信息化中的风险,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效益,保障教育信息化稳定、持久推进,这将成为未来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作者单位】: 淮阴师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关键词】: 风险管理 教育信息化 效益 信息化进程 不确定性 教育管理 教育领域 教育创造 教育过程 理论与方法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以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的快速发展,这是我国教育进入新世纪后的一项战略选择。教育信息化促进了教育领域在多个层面发生变革,但同时教育信息化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巨额资金、复杂技术、多方面人才等问题。当前,研究者对教育信息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祝智庭;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展报告[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9期
2 甘永成;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呼唤CIO[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07期
3 刘志华,蒋志诚;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及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4 王乃生,茆诗松;Bayes风险值[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03期
5 田德录,卢凤君;风险管理要素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6 王维凤,陈小鸿,林航飞,吴娇蓉;崇明越江通道流量预测风险分析[J];上海公路;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明;欧美国家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2 曾湘勤,陈坤华;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教学[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年04期
3 李进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实验教学[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9期
4 项骏;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之比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9期
5 喻波,王慧;新巴塞尔协议框架与VaR方法的运用[J];财经科学;2004年06期
6 解建安,曾顺鹏,雍岐东;基于风险理念的油库安全管理[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7 曹鹏;现代教育技术引发的学校教育变革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8 张兴;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9 南国农;新世纪信息化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推进“14345工程”[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10 余武;欧美各国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及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辜胜阻;;新型工业化时期的国家信息化[A];现代科技与湖北新型工业化——第二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3年
2 张晓兰;陈晓慧;张杰;马萌;;教育信息化下教师角色的定位[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仲哲明;;现代教育技术与对外汉语教学的改革[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4 胡凡刚;;教育信息化呼唤人文关怀[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仲哲明;;现代教育技术与对外汉语教学的改革[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德录;乡镇企业财务风险的机制与控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2 蔡永莲;高等教育非公共消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孔凡士;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4 金朝光;船舶建造工程管理及供应链一体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5 董玉琦;信息教育课程设计原理:要因与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郭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谢琳琳;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决策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9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美玉;基于Moodle平台的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志伟;“有”、“无”之间[D];南昌大学;2008年
3 吴子龙;网络时代与中学德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4 杨志勇;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5 韩数;航运企业外汇风险规避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6 谭萍;论网络对终身教育的影响[D];广西大学;2002年
7 梅龙宝;基于校园网络视频点播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实现[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向于峰;美国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宏;县域生猪产业战略联盟的组织与策略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10 王磊;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基本要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琼,廖金芝;网络信息主管(CIO):图书馆网络信息管理的新型人才[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1年02期
2 顾小清;鲁志芳;;从一个学校的发展看教育信息化成效——仙霞中学的案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3 袁志华;CIO与数字图书馆管理[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1年05期
4 党跃武;组织信息管理中的CIO管理体制[J];四川图书馆学报;1999年03期
5 余胜泉,林君芬;2002年教育信息化应用回顾与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2期
6 黎加厚;教育信息化环境中的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培养[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狄龙;费尔德豪斯;法雷尔;庄华;;会计行业的一个特殊领域——风险管理[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4年07期
2 拉克尔肖斯;陈泽民;;科学、风险和公共政策[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4年07期
3 ;书刊简介[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4年07期
4 ;1984年《文摘》1—12期总目录[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4年12期
5 张旭初,魏华林,邓大松;风险管理初探[J];江汉论坛;1985年12期
6 沈瑞明;杭州市举办发展保险事业学术讨论会[J];浙江学刊;1986年Z1期
7 吕可红;;日本社会的信息化与教育信息化[J];外国教育研究;1986年03期
8 青枫;师范院校的师范性、学术性缺一不可[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9 沈瑞明;开展产品质量保险 增强企业竞争能力[J];浙江学刊;1987年02期
10 赵联盟;;建立社会主义银行信用风险学[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延举;赵宇;;卷烟新产品的风险管理[A];中国烟草学会第三届理事扩大会议文件汇编暨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烟草卫星会议论文集[C];1998年
2 王进国;袁智;;公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初探[A];中国公路学会’99学术交流论文集[C];1999年
3 高永庭;王旭;;建筑火灾事故对策研究[A];中国消防协会年会面向新世纪消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陈建社;;取消贷款规模对金融业的影响[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5 刘怀高;;证券投资风险管理和综合集成[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6 仲哲明;;现代教育技术与对外汉语教学的改革[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年
7 王克敏;吕长江;;金融衍生品:福兮?祸兮?[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8 陈智高;刘红丽;王延清;牟援朝;;MIS课程分析与双机制辅助教学系统研究[A];第七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谢国忠;;深入开展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是炼化企业建立和实施HSE体系的基础[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10 陆守元;;辽河清22深A井钻井作业项目的HSE风险管理[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科利华进军教育 推出校园网方案[N];北京科技报;2000年
2 科利华集团总裁 宋朝弟;从集中走向分散[N];北京科技报;2000年
3 陈亮;香港争当亚洲专业自保中心[N];中国保险报;2000年
4 记者 韩国卿;韦莱愿助中国完善保险经纪市场[N];中国保险报;2000年
5 ;南开召开学术研讨会[N];中国保险报;2000年
6 康裕民;21世纪的寿险行销人员[N];中国保险报;2000年
7 小玉;大都会人寿继续赞助南开大学[N];中国保险报;2000年
8 叶楠 郭波;风险管理需要保险经纪人[N];中国保险报;2000年
9 关德铨;第十三讲 新《会计法》与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N];中国财经报;2000年
10 关德铨;风险预警系统:企业保护屏障[N];中国财经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海;现代投资银行的理论分析及其应用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2 彭江平;基于风险价值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与系统开发[D];中南大学;2001年
3 吴世忠;基于风险管理的信息安全保障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4 周天宇;论金融衍生工具及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5 李柏洲;我国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6 任志宏;中国资本市场规范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陈志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王煦逸;商业银行客户资信评价模糊综合判别模型及其敏感性分析[D];复旦大学;2003年
9 王吉恒;国有农场农业风险管理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10 刘国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琦晔;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探析[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2 杨云鹏;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3 唐雪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4 李时杰;对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探索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5 杨克佳;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6 林海;我国开展股票指数期权交易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7 魏斌;企业金融、金融风险与风险管理[D];暨南大学;2000年
8 易传忠;转型期银行风险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谢彬;国内保险业风险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10 刘思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防范化解贷款风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744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744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