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内隐学习理论对教育游戏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9-19 04:46

  本文关键词:内隐学习理论对教育游戏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游戏 内隐学习 隐性知识


【摘要】:目前,教育游戏之所以发展缓慢,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教育游戏设计中目标与内容的选择多数是教育与游戏的生硬结合。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教育游戏的发展才能畅通无阻。内隐学习揭示了人类学习的新规律,从内隐学习理论出发,教育游戏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内隐学习的过程。因此,利用内隐学习的理论指导教育游戏的设计,引导学习者在游戏情境中进行内隐学习,促进知识建构,以期促进教育游戏的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关键词】教育游戏 内隐学习 隐性知识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1问题的提出当前的教育游戏存在2种形式,一是教育与游戏的生硬结合,是借用当前市面上成熟的商业游戏策略,硬性加入学习内容。这种情况的局限在于,首先,游戏被当作教学的工具,丧失了游戏的内在品质;其次,这种游戏虽然能更好地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认知、情感、社会性等,但是无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深;心理技能训练的内隐学习观[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刘坤;;缄默知识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3 钟玉杰;马玲;李勤;;利用默会知识提高护理教学效果刍议[J];护理学杂志;2007年02期

4 孙利红;;内隐学习理论在高校排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6年04期

5 方柯;浅论语感与内隐学习[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顾柳琼;内隐学习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安蓉;内隐学习对提高技能教学效果的重要意义[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1期

8 郭秀艳;内隐学习:一种不知不觉的学习[J];教育科学;2003年06期

9 郭秀艳;章悬;朱磊;;思想教育的“润物无声”模式——文学艺术的无意识启动研究[J];教育科学;2005年06期

10 黄幼岩;;默会知识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影响[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5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家军;学校教育的隐性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林;学习与记忆中无意识过程的整合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聂晶;内隐学习的动态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宋宝和;高中数学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寒;内隐学习意识性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6 霍涌泉;意识心理世界的科学重建与发展前景[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周福盛;教师个体知识的构成及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许苏;基于默会认识论的体悟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慕君;阅读教学对话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钱琴珍;儿童对汉语知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加仁;加工水平对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影响的实验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2 吕致远;玩耍视域中的物理新课程教学[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立;人工语法学习中内隐学习特点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4 王娟;试论现代家庭的语文教育功能[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德华;教师实践性知识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吉英兰;词干补笔测验中意识与无意识分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丽;基于内隐学习的英语网络课程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小春;大学生计算机公共课学习中隐性知识的调查研究与实践[D];扬州大学;2006年

9 魏知超;态度形成的内隐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耿玉玲;内地少数民族高中班学生学习策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庆年,李艺;网络游戏在网络教育中的角色探讨[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5期

2 张涛,李兴保;教育游戏激励体制浅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5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振亭;程会杰;;基于MI理论的教育游戏平衡性设计策略研究:调控困难度[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2 尚俊杰;庄绍勇;蒋宇;;教育游戏面临的三层困难和障碍——再论发展轻游戏的必要性[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3 宋敏珠;;国内外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4 韦宁彬;;国内教育游戏理论研究综述[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7期

5 郭凯;陈琳;;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获得缄默知识[J];中小学电教;2010年12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解素敏;;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在教育游戏研究中的应用[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晓飞;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学习方式新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政良;基于网络的知识竞答式教育游戏开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2 阮冬生;教育游戏视觉界面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宁;教育游戏中三维形象的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志宏;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应用中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薛晓琳;小学英语教育游戏的开发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崔继振;网络教育游戏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伟旭;中学英语教学中教育游戏的设计与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园园;教育游戏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宋勇;初中历史教育游戏“奇迹之旅”的设计与开发[D];河北大学;2009年

10 孙洪艳;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795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8795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4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