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防御机制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的防御机制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的防御方式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防御方式问卷对432名医学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应付方式、防御方式存在密切相关;2不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3高、低症状组在使用防御方式上存有差异。结论探讨大学生防御方式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对于提高大学生自身成熟防御机能和应对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文学院;解放军第三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实验中心;
【关键词】: 大学生 防御方式 应对方式 心理健康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防御机制和应对方式作为健康与应激反应的中介机制,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起着重要作用。大学阶段是生理心理发育及适应社会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面对心理冲突和压力的高发时期,如果采用不当的防御方式和应对方式,必然会带来消极的心理体验,导致心理障碍,影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路敦跃,张丽杰;防御机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2年02期
2 宋迎秋;曾雅丽;林媛;;大学生心理状况与强迫症状现状的探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3期
3 彭虎军;魏书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9期
4 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龙潜;;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体育干预对策[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姚双雁;吴清兰;洪慧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应付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项茹;王维利;毕清泉;胡燕;;护理专业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王晓滨;高原作业人群心理适应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1期
5 于爱萍;李培培;张黎明;;合肥市托幼机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6 王共强;孙权;韩咏竹;马心峰;李波;胡纪源;;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安徽医学;2009年12期
7 金艳;韩咏竹;王共强;王少君;李巧云;孙国;李素琴;胡纪源;;护理干预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1年09期
8 滕云;王岚;裘秀菊;张晓仙;陆利绒;;糖尿病知识教育对糖尿病人的代谢控制和生活方式改变的观察[J];安徽医药;2007年01期
9 黄路阳,谢军,冯纪坤;安康师专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安康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10 王红梅;孙明兴;;辽宁科技大学教师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传俊;刘照云;赵晓兰;;“短信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在德育中的运用[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晓民;熊鸿燕;杨胜元;;海训士兵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清宝;;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分析与干预[A];河南省精神科康复护理培训班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菁佩;刘爱军;;疾病知识缺乏对糖尿病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5年
5 李茹;张桂平;;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A];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社临床心身疾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胡月星;;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心理健康实证研究报告[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毛洪祥;;慢性失眠患者个性、认知及情绪因素[A];第三届全国睡眠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陈绍寿;;机车司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湖南省预防医学会劳动卫生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蔡教壁;李崇勇;郭锦滔;李祖健;黄松英;黄庆祥;;广东佛山276位外地劳工SCL—90及LES测查分析[A];第四届文化精神病研究报告选编[C];1993年
10 沈静静;黄敏;施永斌;张展星;张国川;张振毅;褚庆文;薛涛;陈耀鑫;史月有;;宝山区2000例监狱服刑人员调查[A];2006年度全国第九次精神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李志英;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周亮;道家认知疗法治疗焦虑性神经症的理论与临床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5 张本;四川地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阿片类药物依赖的随访综合评价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石建;“心身医学”理论中医药学溯源及其对SLE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谢朝晖;中国四省(区)成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边缘增高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8 钟文娟;基于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社区居民心理预警模型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刘琴;三峡水库移民社会心理健康问题、相关因素及其干预对策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10 蔡颖;心理弹性与压力困扰、适应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燕;当代大学生交往障碍及调适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后国宏;太仓市农村初中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段桂英;高职、高专学生的内隐自尊、外显自尊及自尊提升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春艳;新疆某肿瘤专科医院肝癌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5 张慧媛;失眠症中医证候与个性特征及心理状态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汤顺清;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向英;两种球压对山东建筑大学男生排球专项教学效果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艳春;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9 梁三平;山西省某医学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王云霞;山西省医学院校研究生就业压力调查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梅;高和平;;高职生社会支持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2 郅利聪;;河南省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2期
3 焦玲艳;张华伟;陈景武;;医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3期
4 王艳芝;李彦牛;龚蓉;;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5期
5 宋迎秋;姜峰;林媛;;综合性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J];青年探索;2007年06期
6 彭虎军;魏书堂;;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商洛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刘志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源关系的相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0年01期
8 彭虎军;魏书堂;;西部某师范专科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2期
9 李作泉;二十一世纪人才教育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校医;1996年03期
10 雎密太,张建新;大学生心理障碍干预模式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恒彩;李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2 居晓靖;;大学生心理应对方式的调查与分析研究——以太原科技大学为例[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33期
3 郭楠;;大学生心理压力和应对方式研究述评[J];医学教育探索;2006年04期
4 杨雪丽;;外语院校学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年07期
5 谭平;彭豪祥;;710名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曹晖;肖伟;曹聘;刘敏;;大学生社交焦虑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曹晖;肖伟;;高校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应对方式的研究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凌宇;朱翠英;刘文俐;;大学生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9年02期
9 彭豪祥;;652名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其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3期
10 周林;;上海市大学生网络行为偏好与应对方式关系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春辉;马世超;;大学生应对方式问卷编制的验证性因素分析[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周利;;大学生学业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研究评述[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柳春香;;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蔡琼华;郑雪;;大学生自我妨碍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谷传华;艾山江;;大学生应对方式的民族差异[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朱丽雅;;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焦虑的关系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郭瞻予;单常艳;;大学生社会支持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其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傅素芬;徐科君;郑蝾君;黄学文;;大学生自动思维、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分析[A];2005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王春芳;辛志勇;王伟;;大学生价值观与其压力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钱丽菊;姜乾金;;大学生考试应对的相关因素研究[A];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06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楚天欧亚职业学院 熊端练 徐普查 沈丹;把握大学生心理特点 提高管理和教育质量[N];黄冈日报;2005年
2 闻白;大学生卖鸡蛋的启示[N];人民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李青山 实习生 顾艳伟;南宁大学生有车族浮出水面[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4 王海燕 通讯员 王秋凤;首批123名大学生赴京郊支教[N];北京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裴睿 张全能;进京当保姆 最大收获是学会忍耐[N];成都日报;2006年
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蒋夫尔;广阔农村任大学生充分施展才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宋波;召开大学生见面座谈会[N];中国矿业报;2006年
9 何怀宏;善始还须善终[N];中国人口报;2006年
10 ;支教毕业生享受“大学生村官”待遇[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2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3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7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8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徐华春;中国人抑郁易感人格的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淑娟;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焦虑的关系及其训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鹏飞;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及其应对方式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3 万德智;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特点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路翠萍;大学生思维方式、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5 田瑞琪;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测量及相关人格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6 钱丽菊;大学生平时应对与考试应对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肖友琴;大学生失恋应对方式及与其恋爱价值观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张丽;大学生父亲教养方式的结构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9年
9 马先明;大学生坚韧性人格、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贾婧;大学生交流恐惧与自我概念、应对方式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878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887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