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与汉族儿童入学准备的差异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与汉族儿童入学准备的差异研究
【摘要】:研究选取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州直部分县市汉语授课幼儿园各民族儿童691名,运用经过修订的"儿童入学准备状况教师等级评定表"对抽样儿童的发展水平进行团体等级评定,所有数据输入SPSS15.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汉族与少数民族儿童在身体健康与运动技能、情绪与社会性上无显著差异,而在学习方式、认知和一般知识、言语发展等领域均有显著差异,各少数民族儿童之间发展水平差异不显著。
【作者单位】: 伊犁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关键词】: 新疆少数民族 儿童 入学准备 差异研究
【分类号】:G759.2
【正文快照】: 当前,儿童人学准备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发展心理学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中,美国NEGP(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下文同)提出的生态化模型,成为当前最有影响的人学准备状态模型,该模型认为人学准备应该包含儿童的准备状态、学校的准备状态、以及家庭和社区的支持这三个方面,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蕾;张向葵;盖笑松;;教师对儿童入学准备状况的团体评定[J];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锦华;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模式与心理健康关系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李洁;“粉领”阶层——社会存在与自我认同[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李小玲;从神话到现代——中国文学中的女娲原型[J];北方论丛;2002年02期
4 向怀林,彭熙;反叛与建构:女性文学创作的双向主题[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5 冯明;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在人格维度上的比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6 何东亮;心理特征性别差异的生物学理解[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李大维;刘秀丽;;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姚建龙;对我国首例贞操损害赔偿案的法理评析[J];法学;2001年11期
9 杨玲,王雄雄;大学生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5年05期
10 黄永林,张君玲;婚姻需要情感,更需要理性——对电视连续剧《中国式离婚》婚姻主题的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祝平燕;社会转型期妇女参政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淑霞;王安忆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仲如;中国学院背景女雕塑家创作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4 孙蕾;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闫国芳;乡土社会视阈下的花儿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6 逄金一;身体理论视域中的秦汉女性美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博宇;初中生性别角色认同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2 薛睿;红楼梦言语社团跨性别交谈权势关系批判性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李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女性心理的互动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4 刘桂花;女性领导者的领导魅力与领导风格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王丹;性别角色与管理动机的相关性[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李洪;家庭暴力犯罪及其刑事处罚的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毕志娟;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坚守[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燕翎;中职护生性别角色、成就目标与学业成绩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静;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娜拉形象及其悲剧性探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晓明;女硕士研究生成就动机与自信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丽华,杨丽珠;3~8岁儿童自尊发展特点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1期
2 张世华;深圳市幼儿多动倾向行为特征的因子分析[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俊;;儿童失去宠物以后[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13期
2 汪筱;;儿童为何爱说谎[J];大众心理学;2007年10期
3 江雪;;论家庭教育的关系性[J];华章;2011年24期
4 阿西木·阿布都热西提;;对深圳大学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探索[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5 卢秀琴;;新疆高校大学生历史观教育探索[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丁国旺;;为孩子构架通向社会的语言桥梁[J];大众心理学;2004年05期
7 宋清露;;4法调教爱打闹的孩子[J];健康人生;2010年06期
8 洪明;;儿童职业意识启蒙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18期
9 张歌;;怀着希望而来 满载收获而归——“同心·彩虹行动”2011年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校长培训(圣雄)班侧记[J];民主;2011年08期
10 刘秀英;;儿童最重要的是心灵的成长[J];少年儿童研究;2011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丰交;;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的成就、基本经验、问题及政策建议[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马戎;;新疆民族教育的发展与双语教育的实践[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罗丽芳;;亲子共读,点亮儿童心灵世界的灯[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4 郭学禹;范树成;;父爱与育儿[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5 曾汝弟;;发挥祖辈教育孙辈的优势[A];银龄睿智——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论文选编[C];2006年
6 俞国良;曾盼盼;辛自强;罗晓路;;学习不良儿童社会信息加工的特点[A];第七届北京青年科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3年
7 张国臣;;第十四讲 正确把握儿童身心特点 科学实施家庭教育[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5——辽海讲坛·第三辑(家教卷)[C];2008年
8 方耀华;黄成钊;;富裕家庭儿童学习影响因素的探讨[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林崇德;董奇;夏勇;;父母离婚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10 姜立新;;珠心算教育与儿童成材[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国洪;评说儿童“学艺热”[N];法制日报;2000年
2 葛丰交;《新疆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形成和发展》课题通过专家鉴定[N];中国民族报;2010年
3 陈瑞昌 周伟;江苏培训首批新疆少数民族“双语”骨干教师结业[N];江苏教育报;2010年
4 郑梦超;专家认为:父母能影响儿童阅读[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5 杨杰邋鲁璐;国家5年间将将投入37.5亿元[N];新疆日报(汉);2008年
6 ;积极扶持“双语”教育[N];伊犁日报(汉);2008年
7 李洪华;国家投入37亿元支持新疆“双语”教育[N];中国税务报;2008年
8 毛咏;国家支持新疆学前“双语”教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9 刘荫祥;我的儿童水墨画教学[N];美术报;2003年
10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刘翔平;如何训练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儿童[N];中国教育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晓萍;全纳学校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父母对3-7岁儿童的期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谭雪莲;幼儿园智力落后儿童与普通儿童同伴关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3 徐莉炜;基于儿童道德社会化的家庭教育功能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自斌;陈鹤琴儿童家庭教育思想述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姚金梅;新疆柯尔克孜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6 胡春雁;家庭环境创建与儿童健全人格塑造[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孙明霞;新疆学前双语教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8 鲁细珍;二十世纪新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9 曹婕琼;视觉障碍儿童辨音能力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吉U
本文编号:10165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016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