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及启示
本文关键词: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及启示
【摘要】: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中最早期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教育形式。它对孩子的思维模式和世界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家庭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但由于缺少系统的理论支撑,家庭教育改革往往流于形式。从目的、内容、方式和结果四个方面对中国与美国的家庭教育进行较为详尽的比较后发现,美国家庭教育与中国家庭教育存在差异,而前者在更新家庭教育观念,重视全面发展和注重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等方面对于中国的家庭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中美 家庭教育 比较 启示
【分类号】:G78
【正文快照】: 教育既是培育人的一种社会行为,也是传递社会文化和经验的一种主要方式。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方式中最早期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它在与孩子性格相联系的思维模式和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如一句古话所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燕;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年05期
2 黄桂英;李凤云;;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李子银;;中美家庭教育比较分析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4 孙琼如;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教书育人;2002年14期
5 李亚;周侠;;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2期
6 徐瑞华;刘丰;;从文化角度看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J];现代企业教育;2006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澜;;从《早熟》和《朱诺》看中美家庭教育差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2 邵璇;张晶;;中美家庭教育观差异及跨文化交际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4期
3 李想;;中、西方文化特点及其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4 张晓亮;;浅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J];大众文艺;2010年23期
5 杜仕菊;王雅楠;;中美政治社会化中家庭教育之比较[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吕尔欣;;浅析中西方育儿观的差异及原因[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9期
7 王婧;;The Cross-culture Research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on Family Education[J];海外英语;2011年05期
8 彭顺生;;台、美华人社会家庭素质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金燕飞;;浅析中美家庭教育差异[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李子银;;中美家庭教育比较分析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钱;基于家庭决策的交通行为和需求预测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托;中美家庭道德教育比较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2 王娜;跨文化视野下中美文化的主要差异及原因探析[D];山东大学;2010年
3 吴小立;中国和马来西亚华裔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自尊影响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芳园;美国青少年政治社会化进程中的渗透式教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5 游歆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肖鹰翼;中小学生学校学习决策权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林海玲;中美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比较[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李春梅;佤族和汉族家庭教育的跨文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文善彩;文化视野下的纳西族与傣族家庭教育比较[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伊扬;家庭德育环境对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雁岭;也谈家庭教育的误区[J];北京教育;1999年12期
2 赵燕;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年05期
3 甄建均;梁漱溟论中西教育之不同[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4年03期
4 孙绵涛;关于教育观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04期
5 李盈;美国家庭教育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10期
6 孙琼如;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教书育人;2002年14期
7 叶存洪;未来教育需要教些什么[J];江西教育科研;199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燕;朱晓东;;中美体育经纪人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8年03期
2 卢晓东;中美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3 李庆广;;中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比较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4 杨平;;中美社区学院的比较与启示[J];成人教育;2011年03期
5 寇焱;中美艺术设计教育之比较[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金瑾如;中美高校德育共同性与特殊性比较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刘艾莉;;中美行政公开制度比较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8 孔军;中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因素的比较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3年04期
9 黄志强;;中美传统价值观之比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李庆章;;中美研究生学位教育比较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嘉珑;;俄语颜色词意义浅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顺宝;程文p<;李爱群;;TLD装置风振控制实用设计计算及比较[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8年
3 狄小龙;;我国商品化会计软件的比较与选择探析[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昀英;宇如聪;;AREM模拟云参数与卫星观测的比较研究[A];第七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5 张迎涛;;不动产登记机构设置研究[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权君宗;谢俊;;筒形阀控制方案的比较[A];2005川渝地区自动化与电控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沈鹤军;陶新;陈恩玉;钱竞光;张祖强;吴文广;;江苏省部分专业队运动员SCL—90测试结果的分析[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陶一桃;;三大都市经济圈制度竞争力的比较研究[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杜军;扈宝莹;;关于远程教育教材的几点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泽a\;王彦;;COREX流程与高炉流程比较[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2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道格;中美回暖应避免评“谁先低头”[N];国防时报;2010年
2 记者 周芳 通讯员 刘卫华;中美法律交流在汉举行[N];湖北日报;2010年
3 江伟 剑飞 王颖;中美省州旅游局长会议在宁举行[N];新华日报;2010年
4 夏军;中美再度探讨打击非法采伐及相关贸易[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孙楠;中美会晤:不能“灭火”就“压火”[N];国际商报;2010年
6 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中美因素提振 亚欧股市普涨[N];证券时报;2010年
7 陈虎;中美军队力量投放能力有何差异[N];国防时报;2010年
8 记者 江青 供稿;中美食品药品法律会议明年6月在京召开[N];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年
9 记者 王_g;中国减少美债对中美都有好处[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10 记者 李新民;中美四方协议开启清洁能源合作新模式[N];经济参考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长青;中美产品内贸易与利益分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崔霞;独龙语系属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戴黎刚;闽语的历史层次及其演变[D];复旦大学;2005年
4 吴国基;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5 柳忠卫;假释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6 任晓彤;元杂剧语气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胡延平;内地与香港证券市场政府规制的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06年
8 敖拉;从《旧满洲档》到《满文老档》[D];内蒙古大学;2005年
9 王萃强;中国大陆与台湾开放式基金运作绩效比较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10 赵新林;Image与“象”——中西诗学象论探源[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冷辉;当代中美政治文明比较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2 何海生;中美非正规教育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3 任世强;中美大学创业教育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黄帅;中美首脑互动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姜黎黎;奥巴马政府对华经济政策研究[D];外交学院;2010年
6 吴洪玮;金融危机前后中美商品贸易结构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7 韩俊杰;试论小布什政府对华经济外交[D];复旦大学;2010年
8 万斌;中美政府间政治沟通研究(1949-2009)[D];外交学院;2010年
9 王宏;中美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10 何芳芳;基于博弈论视角的中美能源利益关系[D];外交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0186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018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