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补偿教育主要障碍及路径选择
本文关键词:产业升级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补偿教育主要障碍及路径选择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表现出明显的群体差别。2004年开始出现的"民工荒"现象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表现有关。分析认为,新生代农民工补偿教育的主要障碍是制度安排与地方利益保护。由于农民工流入地产业升级急需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把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当地职业教育体系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补偿教育 产业升级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立项项目“适应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研究——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补偿教育视角入手”(06SJY02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726
【正文快照】: 1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新生代农民工一般是指在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一代,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由于成长环境和接受教育的不同,这两代农民工有着不同的社会认同感和生活期望值,因而有着明显不同的行为选择。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春光从社会学角度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村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为选择[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07期
2 付光伟;;另一种不适应——新生代农民工农村社会适应性障碍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11期
3 刘传江;徐建玲;;第二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01期
4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吴潇雯;赵旭英;李超海;曹志刚;李俞晓;苏丹;;珠江三角洲农民工调查报告(2006)[J];珠江经济;2007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The Research on Determinants of Moving Labors’ Settlement in Urban Area[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4期
2 李勇;韩欢静;杨蕾;杨浩龙;;我国第二代农民工的性格特征与价值观及管理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09期
3 郭立场;;新生代农民工边缘化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4 王宇;;农民工定居转移的影响因素[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5 杨腾;;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的抗逆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3期
6 王生坤;薛婷婷;;“过渡型社区”的概念、生成因素与存在的困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李敏;;近年来中国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莫艳清;;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上海市X区为例[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邓罗飞;周洪涛;;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制度障碍与未来创新[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曾妍;;新生代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及相关工作措施的研究——以T市为例[J];成功(教育);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红;;职业教育与农民工市民化——一种生命历程理论的分析视角[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2 郑晓茹;;第二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分析——基于贵阳市南明区的调查[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红;;职业教育与农民工市民化——一种生命历程理论的分析视角[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孟丽;;农民工就业现状浅析及建议[A];“商业改革与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衡水老白干杯”征文颁奖活动论文集[C];2010年
5 江艺东;;进城务工人员定居地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基于全国12个城市问卷调查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为;城市化背景下中国农民流动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张世勇;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返乡农民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董毅;基层民众的媒介接触与政治信任[D];复旦大学;2011年
4 贾楠;农民工与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周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6 林娣;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徐东辉;中国公租房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郭金丰;城市农民工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杨金风;人力资本对非农就业及其收入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颜明权;农民工市民化过程社会公正实现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柱;农民工社会福利服务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璐伊;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条件和意愿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3 马婧;制造业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存量和构建[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贺凤娟;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沈丹凤;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6 白静;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适应困境的社会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瑞;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伍颖;集镇承接“农转城”的效率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周红梅;日常生活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转户意愿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唐艳玲;文化冲突与新生代农民工越轨行为逻辑[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传江;徐建玲;;“民工潮”与“民工荒”——农民工劳动供给行为视角的经济学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5期
2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年06期
3 石刚;李景平;赵恒;;农民工城市浅层适应性状况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04期
4 吴振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模式选择及其原因探析[J];理论与改革;2005年05期
5 刘传江;当代中国农民发展及其面临的问题(二) 农民工生存状态的边缘化与市民化[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4年11期
6 吴鹏森;“民工潮”对中国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负面影响[J];社会;2001年07期
7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年03期
8 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年05期
9 李超海;;从理性选择到合法性机制——欠发达地区农民外出就业行为的社会学分析[J];学习与实践;2006年03期
10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为选择[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浩;;发展远程教育,培训我国新生代农民工[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17期
2 陶红;王英;;论职业教育与新生代农民工尊严的实现[J];职教论坛;2010年21期
3 袁浩;;构建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远程教育机制[J];成人教育;2010年11期
4 赵玉国;;职业教育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5 娄碧贵;刘保军;;山东省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初探[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李依霜;;“民工荒”问题的产业经济学考察——以新生代农民工为切入点[J];中国外资;2011年06期
7 胡庆芳;跨世纪美国中小学教育发展的新趋势[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8年02期
8 何瑞鑫;傅慧芳;;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变迁[J];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04期
9 傅晨;谢小蓉;;新生代农民工“民工荒”刍议[J];南方农村;2006年02期
10 刘奉越;;成人教育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流动中的使命[J];职教论坛;2006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宝平;;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液晶电视产业实证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景侠;顾燕洁;;黑龙江省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研究[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李倩倩;;浅谈美国经济结构调整及对中国的启示[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4 蒋菊生;;我国橡胶产业升级的生态工程途径[A];循环·整合·和谐——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5 蒋菊生;;我国橡胶产业升级的生态工程途径[A];生态健康与循环经济——第二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文集[C];2005年
6 赵弘;;北京总部经济与服务业的互动发展[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清泰;;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路和政策[A];《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企业创新》智库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田野;;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线路规划[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梅自强;;加快技术进步 促进产业升级 振兴纺织工业[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10 杨晓萍;;论政府支持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主要措施[A];新世纪行政管理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9年年会暨“政府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阳市铁西区区长 李松林 本报记者 孙潜彤 整理;推进新能源装备带动产业升级[N];经济日报;2009年
2 王建中 张龙;深泽应用高新技术促产业升级[N];石家庄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刘超 哲一;产业升级要学“田忌赛马”[N];中国电子报;2009年
4 记者 马璐;调整能源结构 推进产业升级[N];吉林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李敏;专家:以商业模式创新推进旅游产业升级[N];亚太经济时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肖相波 通讯员 霍崇云;海信非洲布局加快产业升级[N];中国工业报;2010年
7 茅于轼;工人加薪有利于产业升级[N];经济参考报;2010年
8 通讯员 沈建明;蔚县“大旅游”促产业升级[N];张家口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马艳霞;模式升级带动产业升级[N];中国渔业报;2010年
10 记者 张震;汽车“十二五”力促产业升级[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宁;支持我国工业产业升级的财税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2 刘宇;全球价值链下我国汽车产业升级机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3 江东;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产业升级: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陈颖;内蒙古资源型产业转型与升级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詹文渊;两岸投资环境及产业升级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6 段建宇;中外银行产业升级比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7 孙佳;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李耀尧;创新产业集聚与中国开发区产业升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王齐;环境管制促进技术创新及产业升级的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郭书山;中原城市群产业升级模式及协调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晓倩;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2 余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转移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3 王溪若;我国产业内贸易与产业升级关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4 李刚;创新型产业集群中知识扩散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5 季琳;论我国证券市场对产业升级的影响[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6 汤益群;中国装备制造业战略升级[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7 陈丽英;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我国物流产业升级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周敏;嵌入全球价值链与我国移动电话制造业的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陈琦;环境管制,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关联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8年
10 包晓巍;基于循环经济的复州湾盐场产业升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18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018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