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对错误“严惩不贷”

发布时间:2017-10-12 15:20

  本文关键词:对错误“严惩不贷”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吐温 美国文学 错误 惩罚 哈克贝利·费恩 民主 道德 现实主义文学 短篇小说 家庭


【摘要】:马克·吐温(1835年~1910年),原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文学的一部名著。道德是一种获得--如同音乐,如同外国语,如同虔诚、扑克和瘫痪--没有人生来就拥有道德。--马克·吐温
【作者单位】
【关键词】马克·吐温 美国文学 错误 惩罚 哈克贝利·费恩 民主 道德 现实主义文学 短篇小说 家庭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马克·吐温,不仅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饮誉世界,他在教育孩子方面亦堪称典范。马克·吐温是一个非常慈爱的父亲,他把3个女儿视为掌上明珠,疼爱有加,关怀备至。从女儿开始懂事时,每当他在书房写作累了,就点燃一支雪茄,叫来女儿,让她们坐在自己身边,给她们讲故事。女儿们常不假思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建人;“Fail”并非“失败”及其他——《美国文学简史》(上册)中艾米莉·狄更生一节小议[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80年03期

2 中通;美籍华裔女作家聂华苓来校讲学[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3 漆以凯 ,王宁;杰克·伦敦短篇小说简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4 吴安迪;《战后时期美国四位长篇小说家》[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3期

5 冯天泽;;小博勒:《美国学术思想中的自由与命运——从爱德华兹到杜威》[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0年04期

6 谷启珍;;一颗文学明星的陨落——论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J];学习与探索;1980年05期

7 陈慧;;马克·吐温与中国[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8 李舒;;高中英语代用课本第一册第一、二课问题解答[J];天津教育;1980年11期

9 刘峰;;埃德蒙·莫里斯:《西奥多·罗斯福的崛起》[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0年01期

10 В.П.谢斯塔科夫;樊莘森;;美国现代美学:主要流派和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文培;;评两篇探究“怪诞人”心理的杰作[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游庆珠;;打破传统,各领风骚在诗坛——惠特曼与狄金森比较初探[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3 高毛华;;卫希礼形象的文化内核[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4 刘浩;;“巴比特式”人物论[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5 赵光慧;;美国黑人文学主题初探[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6 刘克东;;分段式教学 特色教材 互联网辅助 作业多样化 培养学生创造性——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研究报告[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周丹铭;;从史蒂芬·金获奖看美国文化背景下的通俗文学[A];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赵永波;;浅议“垮掉派”文学的“垮掉”价值[A];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闻一多;铃木义昭;;闻一多给清华文学会友人们的一封英文信[A];2004年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2004年

10 夏贵清;;融会贯通、形神兼备的翻译——杨岂深译本《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研究[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5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亚裔美国文学与华裔美国文学[N];中华读书报;2000年

2 小松;布罗茨基英文本诗集出版[N];中华读书报;2000年

3 杨贵山;英美文学经纪人 左右逢源 推波助澜(下)[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4 卫景宜;美国华裔英语文学研究[N];文艺报;2001年

5 潘小松;90年代后中国的美国文学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1年

6 本报通讯员 孙继成 杨纪荣;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N];光明日报;2002年

7 董鼎山;一个美国左翼文学时代的终结[N];社会科学报;2002年

8 林均 袁楠;重视现当代作品的筛选、译介[N];文学报;2002年

9 王守仁;外国文学研究呼唤创新[N];文艺报;2002年

10 刘海平(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史·美国文学史·《新编美国文学史》[N];中华读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甘文平;论罗伯特·斯通和梯姆·奥布莱恩有关越南战争的小说[D];厦门大学;2003年

2 朱小琳;回归与超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陈许;美国西部小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美华;琼·狄第恩作品中新新闻主义、女权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多角度展现[D];厦门大学;2004年

5 魏燕;平衡的寻求:在道德和美之间[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朱新福;美国生态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7 张国庆;“垮掉的一代”与中国当代文学[D];武汉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梅;论二战后美国文学中的“边缘人”[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刘玉红;美国南方哥特短篇小说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文晶;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一个尚待拓展的领域[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韩玉群;“人人都是犹太人”——《店员》的主题剖析[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姚亮;爱默生与美国民族文学进程[D];苏州大学;2001年

6 杨黎迎;寻求自我——对《秀拉》中女性角色的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彭灵芝;辛克莱·刘易斯与美国文学讽刺艺术[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罗良功;兰斯顿·休斯诗歌思想特征和艺术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龙云;爱默生式的得墨忒耳:为威拉·凯瑟辩护[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10 胡永辉;[D];郑州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019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019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3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