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视角下我国民族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研究
本文关键词:公平视角下我国民族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研究
【摘要】: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内核。《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在此大背景下,抓住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契机,适时加大对民族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关注,对于帮助和扶持民族高等教育实现实质性发展或超常规发展,缩小其与全国教育水平的差距,,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民族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实质性公平,影响民族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公平性的现实瓶颈,实现民族高等教育财政公平化投入的策略等问题展开了研究。 首先,本文探讨了财政投入是实现民族高等教育公平化发展的必要保证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并以我国改革开放后财政支持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佐证了以上论述。随后本文从多个角度挖掘教育财政投入与教育公平之间天然、密切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指出民族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实质性公平是实现“供需平衡”,特别是财政投入应满足在教育财政资源既定总量约束条件下,被投入主体的“最迫切需求”。根据伯尔尼和斯蒂菲尔教育财政公平度量框架,回答“公平的对象(WHO)”、“公平的内容(WHAT)”、“如何实现公平(HOW)”以及“实现公平的程度(HOW MUCH)”等四大问题。 通过对部分民族聚居地区及“十一五”期间六所中央级民族高校的教育财政投入和支出数据分析,揭示了我国民族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指出当前财政投入的不足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公平性,而造成这种现状则是由认识不足、地方财力弱、财政拨款机制较粗放、财政资助体系与收费体制改革不同步及教育经费法制建设不健全等多维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发现为如何实现民族高等教育财政公平化投入提供了突破口、是保证后续研究结果切合我国实际、更具应用性的关键。 民族高等教育具有民族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双重属性,她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别。这一特征决定了要实现民族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公平性,必须采取共性与特殊性兼顾的投入方式。围绕如何实现民族高等教育财政公平化投入,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民族高等教育投入对象——学生、家庭、教师及教育机构的现实困境和特殊需求进行了分析;指出针对决定民族高等教育财政投入规模的共性及个性因素和需求,财政投入规模的测定应该采用不同权重系数的、有差别的投入方法;而合理化财政投入结构的关键,是建立起一套适应民族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和实际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并要及时的对评价结果加以应用,形成有效的财政投入反馈机制。
【关键词】:民族高等教育 财政投入 公平 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759.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33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11-13
- 1.2 文献综述13-28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28-30
- 1.4 研究内容框架30-31
- 1.5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性31-33
- 2 教育公平与民族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概述33-64
- 2.1 关于教育公平33-38
- 2.2 民族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相关概念38-44
- 2.3 民族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理论与现实依据44-51
- 2.4 我国民族高等教育财政支持政策取得的成就与经验51-64
- 3 教育财政投入公平性的度量64-75
- 3.1 教育财政投入与教育公平的关系64-66
- 3.2 教育财政公平的实质公平66-68
- 3.3 教育财政公平的度量68-75
- 4 我国民族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不足现状考察75-104
- 4.1 民族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总体状况75-82
- 4.2 民族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结构82-89
- 4.3 财政投入不足影响了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公平性89-96
- 4.4 我国民族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不足的原因96-104
- 5 我国民族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对象及公平需求分析104-122
- 5.1 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的大学生104-109
- 5.2 少数民族家庭109-113
- 5.3 民族高等教育教师113-117
- 5.4 民族高等教育实施机构发展困境及需求分析117-122
- 6 实现教育公平的民族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分析122-139
- 6.1 公平与效率的统一122-124
- 6.2 民族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合理化规模分析124-132
- 6.3 民族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合理化结构分析132-139
- 7 推动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公平化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建议139-151
- 7.1 加大民族高等教育财政支持政策倾斜力度139-142
- 7.2 启动民族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互动机制142-143
- 7.3 健全少数民族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143-147
- 7.4 促进物力资源及人力资源在校际与地区之间的流动147-149
- 7.5 加强相关高等教育财政法制建设149-151
- 8 研究结论及有待进一步深化的问题151-154
- 致谢154-156
- 参考文献156-165
- 附录 1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完成项目目录165-166
- 附录 2 大学生对民族高等教育财政投入认识的调查问卷166-1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利,魏新;论学生资助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2 钟秉林;赵应生;;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教育公平的重要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易申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公平理论浅析[J];才智;2008年22期
4 吴泳清;;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精英教育的现状与展望[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9期
5 郭芳;;教育达标背后的困局[J];小康;2007年06期
6 曾道荣;张谛;;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学费政策问题[J];财经科学;2007年11期
7 黄淑霞;;高校生均综合定额拨款模式探讨[J];财会通讯;2010年17期
8 吕炜;王伟同;;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基于绩效内涵和教育支出过程特性的构建思路[J];财政研究;2007年08期
9 付雪,朱为英;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高校财政拨款机制研究[J];当代财经;2004年09期
10 戴铁军;;高等教育公平内涵探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雪松;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李忠斌;民族教育投资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晓;中国货币政策的城乡二元结构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高亮亮;新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玉春;中国高等教育投入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单妍;内蒙古居民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D];内蒙古财经学院;2011年
5 刘兆勇;论教育市场化的趋势[D];吉林大学;2005年
6 雷速;就业问题的区域差异性分析[D];四川大学;2005年
7 胡茂波;地方民族院校学生家庭付费能力及资助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杨明华;SWOT分析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培养模式中的引入[D];西安科技大学;2006年
9 张筠;论政府投资对高等教育公平的保障作用[D];河海大学;2007年
10 潘伟伟;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中的财政支出政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409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040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