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浅谈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发布时间:2017-10-16 22:16

  本文关键词:浅谈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更多相关文章: 残疾人 高等教育 国际化


【摘要】: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等对残疾人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是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要实现国际化的重要原因。要从办学观念、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各方面交流的国际化等方面推进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作者单位】: 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
【关键词】残疾人 高等教育 国际化
【分类号】:G769.2;G649.2
【正文快照】: 一、何为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自上世纪至今,一直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要求国内各大学把国际化作为自己的目标之一,并制定相关政策来推进和保证其国际化的进程。外国的观点和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该树立教育国际化的观念,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建华;;英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8期

2 洪成文,曲恒昌;比较高等教育研究五十年回顾[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5期

3 于勇;论知识经济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4 陈绍艳;夏云建;曾三明;李宪;郑卫国;;中学体育师资现状及高校体育教育人才素质能力培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5 汪莉;大学的权力结构及其改革[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6 靳贵珍;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比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杨琼;;高校建立学院制管理模式探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李东晓,王红岩;论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张劲松,高建华;高等教育评估中的中美两国政府行为之比较[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胡成功;五国大学学术组织结构演进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左崇良;;美国高等教育分流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2 韩喜秋;;对校企合作培养农经人才模式的思考[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晓中;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1年

2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男星;俄罗斯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孔凡士;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庞青山;大学学科结构与学科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曹赛先;高等学校分类的理论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马廷奇;大学组织的变革与制度创新[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陈德静;基于科技创新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华;中国出国留学教育与留学人才外流回归现象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2 何叶;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贸易逆差原因分析及其治理[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瑞;论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李世泽;从人力资源开发看广西高等教育的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薇;论美国高等教育创新的理念与实践[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赵丽;关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7 章红波;德国高等专业学院(Fachhochschule)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李红;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组织分析[D];浙江大学;2002年

9 肖晓春;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10 罗逾兰;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中实施STS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艳霞;;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公平政策框架简述[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2 林胜;对福州高校残疾大学生的调查[J];青年研究;2001年10期

3 陈菲;卫敏丽;;四部委要求:残联录用高校残疾人毕业生不少于20%[J];江西教育;2009年Z4期

4 杨山;简论高等教育事业稳步发展[J];教育评论;1994年05期

5 ;天津出台残疾人高教助学金制度[J];河北自学考试;2001年06期

6 王得义;徐赛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对象及其特性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年05期

7 邱级胜;李立琼;;高校创业教育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8 徐乾;;来华留学生管理模式浅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20期

9 王艳红;;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S2期

10 杨晔;;残疾女孩留学美国的感动[J];21世纪;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竹;;高校学生社区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析[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杨秀芹;;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过程与实质[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吴玉宇;;利用金融工具加快我国高等教育融资的思考[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黄玲毅;;浅谈高校双语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陈煜;叶祥凤;;高等学校柔性定制人才模式探讨[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但昭彬;;简析中央苏区高等教育的办学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1)——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高松元;;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法治化:路径、原则与经验[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李冰;;对当前新西兰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从审查制向评价制改革的研究与思考[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雪竹;李炎锋;;浅论全方位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10 黄清云;;加快上海民办高校发展的几点建议[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海志;中国知识产权高等教育,,更待山花烂漫时[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李們;松绑国有大学 财务自主助推产学研一体[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3 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曲秉春 金喜在;择业能力培养需要创新[N];光明日报;2009年

4 北师大珠海分校“珠海高等教育改革特别试验区”课题组 于风政;在珠海设高教特别试验区谋广东高教新的重大突破[N];珠海特区报;2009年

5 孟丽娟;高等教育:我们拿什么和欧美PK[N];科技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王轲真 冯庆 刘秋伟;澳门与横琴校园将由隧道连接[N];深圳特区报;2009年

7 记者 董超文 通讯员 虞海霞;河套地区将主要发展高等教育[N];深圳商报;2010年

8 记者 罗霞;我省与东南亚国家高等教育合作多领域拓展[N];云南日报;2011年

9 记者 刘宏;我省高等教育突飞猛进[N];江西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丁光清;蔡敬民:质量是高等教育生命线[N];安徽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兆宇;19世纪英格兰高等教育转型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张继林;共轭动力系统分析及其在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管理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9年

3 石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崔爱林;二战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卢晶;专业认证制度的治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朱迎春;区域“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何振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研究(1850-1960)[D];河北大学;2008年

8 吴越;中国高校联盟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谢俊;大学的学术自由及其限度[D];西南大学;2010年

10 孟丽菊;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陶立;以色列高等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董有志;对高等院校评价认证机构的认可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姜婷婷;我国女性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4 卫婷婷;我国中央政府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责任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5 谭晓玲;近十年我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收益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6 劳丽静;现阶段我国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0年

7 于海曼;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学费制度改革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侯若冰;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刘恋;哈珀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初探[D];河北大学;2011年

10 董新美;扩招以来高等教育政府间财政责任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452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0452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3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