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学科型人才引进现状调查与分析——以西南民族大学为例
本文关键词:民族高校学科型人才引进现状调查与分析——以西南民族大学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高校 学科型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 激励机制
【摘要】:本文以西南民族大学2003-2007年学科型人才引进为例,分析该校学科型人才引进的数量、层次和科研业绩,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民族高校学科型人才引进的对策:1.引进民族特色的学科型人才,以及以民族学一级学科为主要特色学科的人才;2.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管理机制;3.建立创新的人才引进考评监督系统与激励机制。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党委;西南民族大学组织人事部;西南民族大学人才引进办公室;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民族高校 学科型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 激励机制
【基金】:国家民委科研项目“民族高校学科型人才引进效果评价研究”(项目编号08XN01)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759.28
【正文快照】: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能力在人的各种属性中表现出更加重要的地位。民族高校学科型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属于我国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科型人才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主要承担者,学科型人才的引进也是民族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鸿亮,岳秀红;透析高校师资管理中的人才流失现象[J];教育探索;2005年03期
2 张玉荣;;高校师资队伍创新建设的新思路[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1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立成;中国历史上的人才思想史略[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9年S1期
2 谢智乐;;关于我国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的构想[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3 徐韫;;我心中的课程改革——谈谈法律教育的创新改革[J];成才之路;2007年31期
4 朱凌;;地方公办民营高校人才引进的问题与对策——以新建地方高校宿迁学院为例[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12期
5 雷艳萍;;“德”在人才成长中的价值[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周小兵;李倩;;浅析三本高等医学院校教师队伍建设[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06期
7 陈建明;;对当前体育人才的几点看法[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01期
8 陈洪军;黄卫祖;;整合实验教学资源 构建以计算机基础为主体的公共实验教学平台[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谢磊;熊娇;;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综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11期
10 梁雪峰;;开放教育学生计算机实验课程的现状分析[J];电大理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三保;;制约宁夏回族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黄一飞;;关于我国运动员“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思考[A];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漆振光;新时期我国竞技武术人才资源开发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郑雪松;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安曼;企业雇佣模式选择及其效应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刘传初;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建设战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葛桓志;战略导向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石翠红;蒙古族学校教育中“避蒙趋汉”现象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孟令熙;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才流动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9 袁安府;我国企业家成长与激励研究[D];浙江大学;2000年
10 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常玉;基于DEA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开发投入产出评价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2 郑美娟;产业集群高级人才流动影响因素分层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李树国;胡锦涛人才观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4 洪冰冰;建国早期科技人才政策研究(1949-1966)[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5 付华伟;新疆社会组织人才发展探析[D];新疆大学;2011年
6 张文敏;新疆选调生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7 汪若英;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一线员工管理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吕圆苑;我国体育院校体育创业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9 李瑞君;新疆新和县民族教育发展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10 雷宏刚;安阳市人才资源现状与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俊伟;关于现代大学理念沉浮的几点思考[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Z1期
2 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3 王德明;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04期
4 蔡海榕,杨廷忠;技术专家治国论话语和学术失范[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家良;以质量求生存 以个性促发展──民族高校文科学报现状与前景刍议[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2 谢新国;试论民族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6期
3 敦屏;民族高校文科学报的特色问题──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民族系统联系中心1995年学术研讨会论点综述[J];今日民族;1995年12期
4 盛大申;民族高校毕业生择业心理困惑及导引[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5 李世强;论边远省区民族高校的英语教学改革[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6 李建农;试论“服务育人”在民族高校的地位与作用[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7 李继国;关于民族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思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胡萍;民族高校办学特色刍议[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9 赵立;对民族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10 包和平,蔡明德;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发展战略探索[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林芝;郑志华;;LBS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方婷婷;;如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发员工组织公民行为[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雷雨若;;人本理念在我国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4 李小菊;;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讨[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5 夏朝君;;消毒供应室人力资源管理的探索[A];中华护理学会第5届全国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6 傅超;刘琳琳;;试论打捞单位人力资源管理[A];2009年度救捞论文集[C];2009年
7 彭晓松;;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激活人力资源[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郑海航;吴冬梅;;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三维立体模式[A];中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黄鹤;陈月艳;;企业信息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田继红;;对护理队伍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A];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峰;人力资源管理要义:以人为本[N];中国旅游报;2005年
2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朱长富;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N];今日信息报;2003年
3 记者 舒颖;“诚信”品牌打造和谐劳动关系[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4 张宝利;树立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N];内蒙古日报(汉);2005年
5 ;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化升温[N];深圳特区报;2005年
6 ;首届3G人力资源论坛举行[N];人民邮电;2006年
7 母文兵;本周才市综述:人力资源管理一枝独秀[N];山西科技报;2007年
8 吕生龙;如何加强人才资源管理[N];伊犁日报(汉);2007年
9 时报记者 刘琛邋何q,
本文编号:10476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047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