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终身教育体系的整体再建构——中日学者三人谈

发布时间:2017-10-17 11:43

  本文关键词:终身教育体系的整体再建构——中日学者三人谈


  更多相关文章: 终身教育体系 建构


【摘要】: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终身教育作为一股国际潮流,在世界各国已经逐渐从理念演变为具体的国家战略和改革措施。中国从《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十六大报告、十七大报告到最近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一如既往地强调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然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注定是一条不平坦的道路。那么,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本期我们有幸同时邀请到东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牧野笃,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终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遵民,上海电视大学教授、上海开放大学综合办公室副主任杨敏,他们将以国际的视野、比较的角度、对话的形式一起来梳理国际终身教育理论、实践与政策的发展脉络,希望能对中国终身教育研究、实践及政策制定提供借鉴。牧野笃(图中右一),1988年毕业于名古屋大学教育学院,获教育学博士学位,1985年至1987年在中国南京大学留学;曾经担任过名古屋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1992-1997年,2000-2006年),名古屋大学国际开发学院副教授(1997-2000年),名古屋大学教育学院教授(2006-2008年),2008年起被聘为东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终身学习、高龄教育、社区总体营造、中国现代教育思想、中国社区教育和教育改革等。吴遵民(图中右二),1990年至2001年留学日本神户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术博士学位,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从事专业领域为教育政策学、教育基本理论、学习社会与社区教育、当代终身教育理论与实践等,著有《实践终身教育论》、《现代终身学习论》等十余部著作,并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杨敏,教授,上海开放大学综合办公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文化学、开放与远程教育。
【关键词】终身教育体系 建构
【分类号】:G720
【正文快照】: 终身教育理论问题梳理记者:牧野教授、吴教授、杨教授,很高兴你们接受《开放教育研究》的专访!在中国,大多数人对“终身教育”这个词并不陌生,但对其中的真正内涵却并不清晰。很多人认为它只是一种理念或理想,你们是如何理解“终身教育”的牧野笃(以下简称牧野):终身教育是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省政府出台政策:到2015年形成终身教育体系[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年09期

2 武海燕;;终身教育“制度化”辨析[J];教育探索;2011年08期

3 杨黎明;;关于终身教育体系的创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的关键是课程衔接[J];职教论坛;2011年24期

4 ;江苏省政府出台政策:到2015年形成终身教育体系[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7期

5 谢素蓉;;终身教育思想演变及其在中国实践中的辨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年04期

6 张涛;;关于终身教育的思考和建议[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1年04期

7 何桥;;基于价值教育的终身教育体系重建[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08期

8 谢保群;;终身教育体系视域下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课题[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16期

9 郑艳萍;余凤池;;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10 连华;刘旭;;发达国家终身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经济师;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伯奎;杨少鸣;;满足全民终身学习需求,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历史任务[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楼永木;裘荣法;楼金槐;;杭州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3 方军;;普及终身学习理念,构建终身教育体系[A];2007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杨燕;;从生到死,我们边走边学——罗杰·布谢尔终身教育中国观的解读[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刘汉辉;;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兼论终身教育的形成与发展[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6 李艳;;基于社区信息化平台的社区教育模式研究[A];城市科学论集[C];2004年

7 孔祥羽;;社区学院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可以大有作为——关于社区学院定位功能与发展的探索与思考[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王伟明;;发展成人教育构建宁波终身教育体系的研究(摘选)[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刘海泉;陈建文;;终身教育:公共图书馆在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型社会中的应尽职责[A];现代图书馆的人本主义思考与实践——2002江浙沪晋图书馆中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2年

10 陈凡;;社区教育中心是终身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之我见[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昌谋;关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议案[N];人民政协报;2009年

2 王浒;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势在必行[N];人民政协报;2009年

3 记者 肖春苹;和平区: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N];沈阳日报;2010年

4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蔡胜 潘沁红 欧阳效升;试论珠海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N];珠海特区报;2010年

5 易建辉;构建湘潭终身教育体系[N];湘潭日报;2010年

6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薛明扬;构建惠及人人的上海终身教育体系[N];中国教育报;2011年

7 缪志聪;我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助推民生幸福[N];江苏教育报;2011年

8 钱诚;我省加快完善终身教育体系[N];江苏教育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整理;终身教育体系大学要有担当[N];山西日报;2011年

10 张大也 兰州大学原副校长;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N];中国教育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沈小碚;傣族地区基础教育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2 余小波;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文伟;我国普通高校成人学习指导体系建设的反思与探索[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春山;多元文化背景下课程文化建构的个案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高亮;特殊教育教师辅助技术素养内容建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4 马仁海;湖北省特殊学校教师在职培训模式的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莹;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6 李晚莲;我国终身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杨清;终身教育理念下江西省大学后继续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何刚;论自学考试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丹;终身教育体系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文章;终身教育理论指导下的高校课程设置[D];汕头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486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0486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a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