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震惊与适应——边疆民族地区新教师入职过程中的文化适应问题分析
本文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震惊与适应——边疆民族地区新教师入职过程中的文化适应问题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边疆少数民族 新教师 入职适应 文化震惊 文化适应
【摘要】:人才流动机制提升了边疆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师资力量,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文化、历史传统、民风民俗等的独特性,使非本土的新教师在入职适应过程中出现少数民族文化适应困难。挖掘新教师入职过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适应问题并分析其成因,探索积极孕育多元民族文化认同感、多渠道的主动适应并理性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等适应路径,将有利于缩短新教师入职适应的周期,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作者单位】: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南大学;
【关键词】: 边疆少数民族 新教师 入职适应 文化震惊 文化适应
【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新教师入职适应性问题及对策研究”(08Y0371)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755.1
【正文快照】: 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与外界的文化信息交流,有文化交流就存在文化适应的问题。合理的人才流动与引进是有效配置边疆民族地区人才资源,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通过教育人才引进,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当地师资队伍的结构,解决了师资队伍的数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学喜;;努力打造一支适应铁路“四新”形势需要的职工教师队伍——加强培训基地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及对策浅议[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成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问题浅析[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普丽春;;云南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郑一平;陈驹;《民族中学建立引导教师专业成长体系的研究》课题组;;民族中学建立引导教师专业成长体系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奚冬琪;要让所有民族地区的孩子都上得起学[N];人民政协报;2007年
2 刘庆传;南京出硬招治理有偿家教[N];新华日报;2004年
3 新疆大学校长 安尼瓦尔·阿木提;构建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体系[N];光明日报;2007年
4 张居正;十项举措做好我省农村职业教育工作[N];云南政协报;2006年
5 俞金尧;“普九”应办好寄宿制学校[N];人民政协报;2007年
6 本报通讯员 王玉宏 周文宾 本报记者 刘楚平;民族教育展新姿[N];永州日报;2006年
7 新华社记者 周芙蓉 邹宁;女硕士谈亲历:真像是“雾里看花”[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8 翁还童 本报记者 张武明;给孩子铺好求学路[N];江西日报;2009年
9 常虹;佛教对西双版纳学校教育的影响[N];中国民族报;2006年
10 青岛市国基外语学校常务副校长 王国平;做一个“懒”校长[N];中国教师报;2003年
,本文编号:10625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062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