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四伏的家庭及其教育功能的萎缩
本文关键词:危机四伏的家庭及其教育功能的萎缩
更多相关文章: 家庭关系 危机 教育功能 萎缩 儿童 家庭生活 电子媒介 同胞关系 电子信息 家庭环境
【摘要】:人类家庭正发生着各种深刻的变化,可以说是"危机四伏":家庭结构越来越简单,规模愈来愈小;作为家庭延伸部分的邻里正在消退,家庭的边界在紧缩;电子信息破门穿墙而入,成为家庭生活不可或缺的"第三者",悄悄地改造着家庭环境和家庭关系;家庭前所未有的脆弱,离婚已经成为家庭生活的关键词。家庭是一个天然的教育机构,对人成长的意义不言而喻,因此,家庭的危机同时也是家庭教育的危机。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家庭关系 危机 教育功能 萎缩 儿童 家庭生活 电子媒介 同胞关系 电子信息 家庭环境
【分类号】:G78
【正文快照】: 人是“生理性早产”[1]的动物。据人类学的研究,直立行走对人类来说意义非凡,但也是有代价的:由于重力的作用,与动物相比,婴儿在母亲子宫中存在的时间要短很多,出生之后不会走路,不会说话,是相当脆弱的“早产儿”。对刚出生的婴儿来说,外部世界与母亲的子宫相比,是相当严酷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跃生;;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2 高德胜;;论道德教育的城市遭遇[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吴建华,潘光伟,黄海;近代以来日本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变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成生;成人教育目的性反思及其现实基点[J];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34期
2 李崇爱;反思与期待: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教育实习[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4 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5 唐斌;青少年吸毒的群体诱因及防治对策分析[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余雅风;;教育立法必须以教育的公共性为价值基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彭逸林,李浩然;现代传媒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策略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曾晔光,董咪达;深化物理教育研究 培养师范生素质──我们的思考与实践[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S1期
9 李建宏;李雪铭;;大连市城市空间意象初步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1期
10 黄勇;赵万民;;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的社会学认识[J];城市规划;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翟振武;陈卫;;中国的社会变化与家庭福利——体制转型、家庭变化对家庭福利的影响[A];中国社会服务政策与家庭福利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范晓光;;中年人养老准备:一个新概念的探索[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韩德民;;个性意识、想象力与同情心——有关美育属性的功能性界定[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树民;战后美国贫困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王海英;智慧的翘翘板[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唐爱民;道德教育范畴论审理[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建华;国际化城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空间结果[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5 罗儒国;教师教学生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星霞;学校发展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黄宇;婚姻家庭法之女性主义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赵磊;公益信托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倪文君;西方人“塑造”的广州景观(1517-1840)[D];复旦大学;2007年
10 骆秉全;美与和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其国;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与课程变革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曾媛;发达地区大城市流动人口居住状况与规划对策[D];重庆大学;2003年
3 刘涛;语文情感教学的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春梅;西方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研究:流变及省察[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万劲;大学生消费文化现状及高校德育的导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胡继文;论21世纪中学物理教师之专业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兴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角色转换[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8 周树文;内蒙古高等农业院校教学质量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9 戴晓刚;宋代三次兴学中的教学改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丹;从性别差异的角度反思城市规划与设计[D];浙江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毅,王正联;中国家庭与老年人居住安排的变化[J];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亮;正确坚持“两种生产”的原理[J];求是学刊;1980年02期
2 张爱国;“为消费而生产”是人类社会的一条共有经济规律[J];求是学刊;1980年03期
3 布拉德雷,韩中一;论莎士比亚悲剧的结构(续)[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4 姜大为;付立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6期
5 天野郁夫 ,司荫贞;教育的国际动向[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5期
6 刘传炎;从美国战后第六次经济危机看国家干预经济的作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6期
7 钟淦恩;通货膨胀、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增长——读战后日本通货膨胀史有感,兼论我国的物价政策[J];社会科学;1980年01期
8 朱彤;论艺术技巧—悬念与高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9 赵仰俊;阳痿治验[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10 A.德米格尔 ,吕臣重;社会主义和美国的知识分子[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爱梅;韩军;闫世贤;;现实与选择——菏泽乡村妇女与环境[A];妇女·环境·使命——’97妇女与环境研讨会文集[C];1998年
2 白绍武;张晓云;崔延军;;论城市水资源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3 于润沧;;我国铜工业的潜在危机和发展战略研究[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战略研究综述部分[C];1997年
4 山田浩子;佐佐木明子;;家属照看家庭疗养老人的要因分析与研究[A];第六届中日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中文版)[C];1999年
5 王素洁;;浅论鲁西北义和团起义的文化背景[A];义和团平原起义10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6 赵文艺;;略谈私有制在我国的起源[A];民族学研究第八辑[C];1986年
7 赵慧;;闻一多与屈原的人格精神[A];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1999年
8 邓雅芝;;试析解决银企债务危机的对策[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9 秦素萍;;家庭作用浅析[A];婚姻·家庭·老人论文集[C];1994年
10 陈爱华;;试述家庭关系的伦理特征[A];婚姻·家庭·老人论文集[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辽宁 子安;新修婚姻法还应更细些[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徐成文;消除六种“家庭污染”[N];重庆日报;2000年
3 圣贤;企业的家庭关系[N];亚太经济时报;2000年
4 ;基层妇联干部谈《婚姻法》修改(上篇)[N];中国妇女报;2001年
5 王黎芳;口述一部家庭史[N];中国妇女报;2001年
6 张德立;《婚姻法》内容待充实[N];检察日报;2001年
7 记者 蔡旭;请关注青春期亲子冲突[N];健康报;2001年
8 辽宁省凌源市人民法院研究室 宋玉林;浅谈修改后的“婚姻法”特点[N];中国社会报;2001年
9 褚双林;夫妻避免争吵的妙方[N];中国医药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纪涛;性生活可至70余岁[N];北京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克勤;国际金融风险与国际金融危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郭新峰;中风病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3 翟金林;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D];南开大学;2001年
4 马志刚;中国近代银行业监理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丁淑杰;论战后美共的曲折发展及对社会主义的新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陈江生;国际金融危机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沈远新;国外执政党代表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孙学工;中国加入WTO后的汇率制度选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韩秀桃;变革社会中的法律秩序[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10 卫红;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金融稳定:结构视角[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德林;主体性的神话与消亡[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元;论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慧文;汉语俗谚男性问题初探[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4 张桂莲;思想芦苇的弯折[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李大夫;国际投机资本[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蔡(王睿);人民币自由兑换:理论、实践与策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7 张亚泽;发展中国家转变中的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8 周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9 苗露;东亚金融危机问题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10 袁武;从西非维和行动看冷战后非洲危机处理模式[D];外交学院;2000年
,本文编号:10803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080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