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全纳教育:未来之路——对全纳教育理念的思考与解读

发布时间:2017-11-08 05:41

  本文关键词:全纳教育:未来之路——对全纳教育理念的思考与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全纳教育 国际教育大会 全民教育


【摘要】:"全纳教育:未来之路"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8年11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的主题,是国际社会目前已形成共识并极力倡导推动的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表明,全纳教育是实现全民教育的重要途径和主要策略,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归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推进全纳教育将毫无疑问地促进全纳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
【作者单位】: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
【分类号】:G760
【正文快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008年11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的主题为“全纳教育:未来之路”,目的是希望从跨地区的视角推动全纳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此次大会,针对全纳教育的方法、范围与内容(加深对全纳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全纳教育的公共政策(展示政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满生;;全纳教育:概念及主要议题[J];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光华;郭黎岩;王峥;;视障青年对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态度调查[J];毕节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裴巧灵;李晓菊;;全纳教育研究综述[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年04期

3 黄晶梅;;视障大学生试点全纳教育问题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4 张先状;;探析职业教育的矛盾认识[J];成人教育;2011年01期

5 程向阳;;差异教学的教育观[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金家新;兰英;;全纳教育:全球金融危机下的未来之路[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年02期

7 马俊;;基于全纳教育思想的听障教育信息化[J];甘肃科技;2011年05期

8 谭焕新;;转盘游戏:加拿大全纳教育的认同与全纳氛围的构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李拉;;全纳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改革[J];继续教育;2011年01期

10 沈卫华;;全纳: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课题[J];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小华;城市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博弈的利益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燕丹;生命关怀视野下调适性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汤广全;自由与和谐[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杨柳;从隔离到全纳[D];西南大学;2009年

6 连峗;中国特殊音乐教育:历史与现状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7 吕晓;学前听障儿童个别化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婕;小学初段随班就读学生语、数课程的调整[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2 黄楠;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借鉴[D];西南大学;2011年

3 裴巧灵;芬兰全纳教育研究—历史、现状及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全桂红;学校、社区合作推进智障人士终身教育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婷;北欧全纳教育的特色分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孟朔竹;全纳教育视角下孤残儿童的早期干预[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艳华;社会学视角下的流动儿童受歧视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8 朱其阳;高中政治学困生问题的思考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蒋科星;特殊儿童“缺陷人格”的教育关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影;加拿大全纳教育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志成;从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到全纳教育——国际教育思潮发展趋势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2期

2 龙海鸥;;从教育公平的角度看中国的全民教育和全纳教育之实施状况[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7期

3 孙涛;;浅析全民教育思潮背景下的优质教育[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4 高靓;;世界目光聚焦全纳教育——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代表周满生[J];生活教育;2009年02期

5 ;全纳教育:未来之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的结论和建议[J];世界教育信息;2009年02期

6 莫丽娟;王永崇;;终身·全民·全纳——论职业教育内部三大国际教育思潮的统合[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年01期

7 唐如前;甘昭良;;全纳教育:一种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对《全纳教育:未来之路》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1年12期

8 唐盈盈;;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全纳教育——对战后三大国际教育思潮的剖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6期

9 彭霞光;;全纳教育概念的起源与发展[J];现代特殊教育;2009年06期

10 刘延东;;推进全纳教育,促进和谐世界建设——在第48届国际教育大会上的发言[J];世界教育信息;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尼;;在全纳教育理念视角下的摄影教育实践[A];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C];2009年

2 平红姣;;“全纳教育”观指导下的精神科护患关系构建[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张会亮;;英国全纳教育:让所有人融入主流的权利[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翁绮睿;;英国全纳课程的发展进程与困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创办科技协会 实行全民教育——柳林县薛村乡实行“农科教结合”的调查报告[A];科教兴村实践与探索——山西省农村教育改革百校评析[C];1997年

6 陈金干;;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颜家睦;;全纳教育特殊儿童社区康复模式的探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努力办出老年大学的水平、特色和效益[A];围绕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加快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江苏省老年教育研讨会暨省老年大学协会第十三次年会交流材料选编[C];2003年

9 蓝建;;应重视二十世纪下半期以来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的研究——关于教育的历史转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10 鲁从明;;马克思的发展理论与当今社会主义新的科学发展观[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谭;周济:中国十年实现全民教育[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2 记者 贺春兰;利用信息技术实现高质量的全民教育[N];人民政协报;2001年

3 记者 陈红梅;东城300余教师下社区当文教助理[N];北京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韩冬;继续教育将会成为全民教育的新亮点[N];唐山劳动日报;2011年

5 ;第五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闭幕[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董洪亮;公平与合作是全民教育的灵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7 记者 梁杰 杨桂青;中国在世界全民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温红彦;北京宣言:推进全民教育的里程碑[N];人民日报;2001年

9 新华社驻印度记者 刘军 本报驻印度记者 张静宇 钱峰;中印积极推进全民教育[N];人民日报;2003年

10 ;中国愿推进全民教育国际合作[N];人民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晓萍;全纳学校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伟;全纳教育实践研究:英、美两国的经验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柳;从隔离到全纳[D];西南大学;2009年

4 沈俊强;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合作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燕晓;毛泽东的教育思想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

6 吕雯慧;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的历史考察(1987-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宋志强;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8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吕晓;学前听障儿童个别化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郑秀英;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波;从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到全纳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肖艳新;全纳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聋生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姜亚洲;全民教育与全纳教育关系辨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玲玲;中美全纳教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裴巧灵;芬兰全纳教育研究—历史、现状及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媛媛;美国教师的全纳教育素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晓明;美国全纳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兰芳;全纳教育:瑞典模式[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温江;小学校长对全纳教育的态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婷;北欧全纳教育的特色分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558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1558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c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