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授教育网络化
本文关键词:函授教育网络化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被普遍转化为教育"生产力"的今天,计算机网络技术给成人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文章通过对宁波大学函授教育网络化的实践与思考,着手创新和发展函授教育的新模式,旨在使具有悠久传统历史的函授教育也能在机遇与挑战面前拥有相应的对策。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分类号】:G726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1938年,加拿大维多利亚召开由世界各国函授教育机构和个人参加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正式宣布成立“国际函授教育协会”,进而逐步形成了一种以自学为主,课堂面授为辅的全球性函授教育模式,目的使不同行业的在职人员,能够系统掌握不同专业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纪望平;郑建霞;;高校函授与网络教育整合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6期
2 李彬;;区域经济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绍早;句法分析方法问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4期
2 符达维;;从句子的内部结构看所谓“兼语式”[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张静;;析句方法研讨[J];云梦学刊;1980年04期
4 张静;论词组(上)[J];中州学刊;1981年01期
5 高更生;山东省语言学会举行汉语语法体系问题学术讨论会[J];东岳论丛;1981年04期
6 史存直;;传统语法和美国自结构主义以来的几种新语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7 胡旺来;;为青年自学多开“绿灯”[J];财会通讯(综合版);1981年06期
8 季永兴;;谈句法结构的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9 罗开农;最近的汉语析句法讨论简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10 史存直;从汉语语序看分布理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兴元;杨旭;;重要度—可能度因果分析法[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2 金洪飞;姚祯怡;;层次分析法在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管理中的应用[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3 丁开盛;张学渊;;移动通信服务质量的综合评判方法[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4 梁梁;盛昭瀚;徐南荣;;经典AHP标度的非线性修正及模糊推广[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5 孙宏才;;层次分析法在中国的研究与展望[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6 朱嘉龙;;层次分析法在造船周期因素分析中的应用[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7 周新莲;章美玉;丁树良;;群组决策法中新的排序方法-似然比法[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8 张吉军;陈飞;;模糊一致矩阵及其性质[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上)[C];1999年
9 金式容;;层次分析法在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10 钟本土;;中等医学教育自学考试辅导教学中的误区及对策[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蒋夫尔;成才的标准该由谁来定?[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记者 焦新;毕业证书网上查[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肖辉 杨雪骋;高教自考 面向未来[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记者 翟帆;狠抓考风考纪 维护自考声誉[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记者 时晓玲;自考烛光照亮西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王明达;自学考试前景广阔[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柳伟强;了解自考命题特点[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8 ;自学《生物化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未完待续)[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9 ;浅谈怎样自学《心理学》(未完待续)[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10 京报;民办高校招生问答[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华;两种层次结构化决策方法的理论与应用研究——AHP与AIM[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2 朱顺泉;中国企业资信评级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3 张士宏;离散型制造企业经营过程重组支撑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4 朱强国;冷战后美国发展国家导弹防御的动因研究[D];外交学院;2002年
5 桑松;船型方案论证与智能决策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6 李涛;面向大批量定制的敏捷产品配置与柔性生产控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宋雨;文晖大桥健康监测与评估管理系统主要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8 王海;现代社会的考试活动治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毛薇;物流园区优化布局和物流运行关键技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刘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来晓峰;河南省客运需求预测分析研究[D];长安大学;1999年
2 宁敖;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综合经济效益后评价指标体系[D];东南大学;1989年
3 魏廷;工业企业技术开发动力分析——动因、目标、运行与对策[D];东南大学;1990年
4 左晓强;搁浅船舶安全性综合评判[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5 米粮川;基于最优搜索算法的自动航线生成[D];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2000年
6 白应贤;高速公路项目管理要素分析及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7 赖比尔;城市道路单向交通规划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8 王仲;北京市交通组织优化与管理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0年
9 谢连娟;散装液体化学品码头风险综合评价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10 由学海;SWOT方法在港口企业经营战略制定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1762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176215.html